搜索结果

为您找到约 2482 条关于 "哲理" 的结果

恒心古诗词

诗人介绍 2025年10月12日 6 次浏览
恒心古诗词:一场跨越千年的心灵对话晨起偶得清晨推窗时,檐角麻雀正啄食昨夜残留的桂花,忽然想起苏轼《定风波》里"莫听穿林打叶声"的句子。这大概就是恒心古诗词的魅力——总在生活缝隙里突然苏醒,让平凡时刻镀上诗意微光。《定风波》节选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书房拾遗整理...

示几诗中的时光印记

诗人介绍 2025年10月12日 4 次浏览
《示几》诗中的时光印记一则关于传承与成长的家庭日记午后整理书房,偶然翻到一本泛黄的《千家诗》,书页在指尖滑过,停留在陆游的那首《示几》。"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默念着这熟悉的诗句,思绪不禁飘回到二十年前父亲教我读诗的那个傍晚。父亲的教诲记得那是我十岁生日后的第一个周末,父亲将我唤到书房,...

翼古诗词:春日小记

诗人介绍 2025年10月12日 3 次浏览
翼古诗词:春日小记晨光微熹中的诗意清晨推开窗,檐角还挂着昨夜的雨珠。微风拂过,带着泥土与青草的芬芳,恍惚间竟想起翼古诗词中那句"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这寻常的春晨,因着诗词的映照,忽然有了别样的韵味。一、茶烟里的古意煮水烹茶时,白瓷盏中浮沉的碧螺春,像极了李商隐笔下"蓝田日暖玉生烟"的意...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日记

诗人介绍 2025年10月12日 3 次浏览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庚子年仲夏朔日 晴晨起诵读《论语》,至"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句,忽有所悟。夫子此言,非独谓温书习字之乐,实乃贯穿人生之修行要义。朝闻道而夕习之卯时初刻,依例临池习字。墨研松烟,纸铺宣州,笔走龙蛇间忽忆昨日所得:书法之道贵在腕活指虚。遂弃往日紧握之弊,运腕如推云,果见线条渐生韵致...

春江花月夜:一场与古诗词的邂逅

诗人介绍 2025年10月12日 3 次浏览
春江花月夜:一场与古诗词的邂逅暮色中的江畔独思傍晚时分,我独自漫步在江边。夕阳的余晖洒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泛起一片金色的涟漪。忽然想起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那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眼前的景象竟与千年前的诗人产生了奇妙的共鸣。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

风里桥古诗: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日记

诗人介绍 2025年10月12日 4 次浏览
风里桥古诗: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日记一、初见风里桥今日午后,闲来翻阅古籍,偶然读到一首关于“风里桥”的古诗。诗中描绘的意境让我心驰神往:“风里桥边柳色新,夕阳斜照水纹金。行人莫问当年事,唯有清风知我心。”短短四句,却仿佛打开了一扇时空之门,让我对这座传说中的古桥产生了无限遐想。于是,我决定追寻诗人的足...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冬日杂记

诗人介绍 2025年10月12日 4 次浏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冬日杂记晨起遇事清晨被窗外的争执声惊醒。推开窗,寒风裹挟着楼下邻居的争吵钻入耳中——原来是因一辆电动车误占了私家车位。占位者振振有词:"不过是临时停一刻钟,何必斤斤计较?"而被占车位的先生满面通红,几乎要抡起拳头。我忽然想起《论语·卫灵公》中那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若占位者...

我与古诗文的故事

诗人介绍 2025年10月12日 3 次浏览
《古诗文与我:一场跨越千年的心灵对话》一、初遇:月光下的《静夜思》记得八岁那年的夏夜,父亲指着窗外的明月教我背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那是我与古诗文的第一次邂逅。银色的月光洒在泛黄的《唐诗三百首》上,李白笔下的霜华仿佛穿透千年,轻轻落在我的睫毛上。那时虽不懂"举头望明月"的乡愁,却记住了...

赠刘景文的古诗怎么写

诗人介绍 2025年10月12日 4 次浏览
探寻《赠刘景文》的创作奥秘一则关于古诗写作的日记今天在整理书架时,偶然翻到苏轼的《赠刘景文》,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这首千古名篇究竟是如何写成的?作为北宋文豪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的创作过程想必充满故事。初读诗作的感悟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短短四句,却勾勒出深秋...

登鹳雀楼之悟:在攀登中遇见更广阔的风景

诗人介绍 2025年10月12日 3 次浏览
登鹳雀楼之悟:在攀登中遇见更广阔的风景一、临窗遐思清晨醒来,推窗见远山含黛,忽然想起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壮阔景象,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这首诗流传千年,不仅因其描绘了山河的壮美,更因为它蕴含的哲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简单的十个字,道出了人生真谛:唯有不断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