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为您找到约 2498 条关于 "哲理" 的结果

竹石

诗词解析 2025年10月03日 8 次浏览
竹石晨起观竹有感清晨醒来,推窗见院中竹丛经过一夜风雨洗礼,更显青翠挺拔。忽然想起郑板桥那首《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诗句如清泉般涌入心田,让我不由得取出纸笔,记录此刻心境。坚劲之姿竹子的生命力总是令人惊叹。它们扎根于山岩缝隙,却能迎风而立,经霜不...

夜雨寄北中的雨景沉思

诗词解析 2025年10月03日 5 次浏览
《夜雨寄北》中的雨景沉思一、雨打窗棂的秋夜窗外的雨,淅淅沥沥,仿佛千年前李商隐笔下那场漫过秋池的夜雨,穿越时空,落在今夜的窗棂上。读着“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不禁思绪万千。这雨,是否与诗人所见的雨一样,带着离愁与期盼,无声地浸润着夜晚?雨丝细密,敲打着玻璃,发出轻柔的声响。我坐在书桌前,...

古诗春日偶成

诗词解析 2025年10月03日 6 次浏览
春日偶成日记:寻访诗中的闲适与自然晨起偶感清晨推窗,恰逢《古诗春日偶成》中“云淡风轻近午天”的景致。薄雾如纱,远处山峦若隐若现,枝头新绿沾着露珠,恍惚间竟与程颢笔下“傍花随柳过前川”的意境重叠。我忽然明白,古人所谓“偶成”,原是心灵与自然不期而遇的共鸣。古诗春日偶成·摘录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

老子古诗中的道法自然

诗词解析 2025年10月03日 5 次浏览
老子古诗中的道法自然清晨醒来,窗外细雨绵绵,我坐在书桌前,翻开那本泛黄的《道德经》,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宁静之感。老子的古诗,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心灵的深处,让我感受到“道法自然”的深刻内涵。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简单 yet profound 的句子,仿佛在提...

长风破浪会有时——航海日记

诗词解析 2025年10月03日 5 次浏览
长风破浪会有时——航海日记七月十五日 晴 浪高两米站在甲板上望着无垠的碧海,我终于理解了李白写下"长风破浪会有时"时的心境。这是我随科考船出海的第三十七天,也是我们遭遇的第七场风暴。咸涩的海水劈头盖脸地打来,船体在巨浪中剧烈摇晃,但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记得刚上大学时,导师问我为什么选择海...

古诗词官网日记:一日诗情之旅

诗词解析 2025年10月03日 5 次浏览
古诗词官网日记:一日诗情之旅清晨·启程清晨醒来,第一件事便是打开古诗词官网,仿佛成了一种仪式。窗外微风轻拂,鸟鸣清脆,我泡上一杯清茶,坐在书桌前,开始今日的诗意之旅。古诗词官网的界面简洁而雅致,古典的配色与现代化的设计完美融合,让人瞬间沉浸于传统文化的氛围中。首页推荐了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晨起偶遇"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有感

诗词解析 2025年10月03日 4 次浏览
晨起偶遇"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有感壬寅年腊月初七 薄雾微寒今晨扫落叶时,邻家稚童正背诵王维《杂诗》,那句"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忽如檐角风铃,撞得我心头一颤。竹帚在青石板上划出沙沙的痕迹,恍若故乡村口那棵老槐树在风中絮语。一、记忆的涟漪记得初读此诗是在初中课本里,当时只道是寻常问候。而今在异乡...

向日葵古诗里的向日葵

诗词解析 2025年10月03日 4 次浏览
向日葵古诗里的向日葵一次与古典意境的邂逅夏日午后,整理书房旧物,指尖划过一本泛黄的《历代咏物诗选》,书页自然翻至一隅,一首题为《咏向日葵》的古诗赫然映入眼帘:“生长古墙阴,园荒草树深。可曾沾雨露,不改向阳心。”短短二十字,竟让我怔忡良久,思绪也随之飘远。诗中描绘的向日葵,并非我们今日于旷野中所见那般...

黄河远上白云间日记

诗词解析 2025年10月03日 3 次浏览
黄河远上白云间七月十五日 晴清晨五时,我便踏上了前往黄河岸边的路途。汽车在蜿蜒的山路上行驶,窗外是连绵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仿佛大地裸露的筋骨。太阳还未完全升起,天边已泛出鱼肚白,几缕云霞如同被点燃的棉絮,轻轻漂浮在湛蓝的天幕上。抵达岸边时,首先震撼我的不是视觉,而是听觉。那轰隆隆的水声如同千军万马...

长亭古诗中的离别与思念日记

诗词解析 2025年10月03日 4 次浏览
长亭古诗中的离别与思念日记一、晨光中的长亭遥想清晨微光透过纱帘,恰如李白《菩萨蛮》中“平林漠漠烟如织”的朦胧意境,让我不禁想起长亭古诗里那些关于离别的篇章。长亭,自古便是送别的象征,早在汉代乐府诗中已有“长亭送别”的意象,至唐宋时期更是成为诗人词客抒写离愁别绪的重要载体。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