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为您找到约 2498 条关于 "哲理" 的结果

唐朝古诗大全

诗词解析 2025年10月03日 5 次浏览
《唐朝古诗大全》伴我度过的诗意午后2023年10月15日 晴今日整理书架时,那本厚重的《唐朝古诗大全》从书堆中滑落。烫金的封面在阳光下闪烁,仿佛在提醒我许久未与这些千年文字对话了。翻开泛黄的书页,油墨香混着岁月的味道扑面而来,我决定用整个下午与唐诗来场穿越时空的邂逅。一、王维的山水禅意随手翻到王维的...

晨读古诗论语有感

诗词解析 2025年10月03日 4 次浏览
晨读古诗论语有感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清晨醒来,窗外鸟鸣清脆,我照例坐于书桌前,翻开了那本纸张已微微泛黄的《论语》。这已不知是第多少次重读,然而每次翻阅,总能有新的感悟,仿佛与一位睿智的老者进行着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的真谛今日读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句,心中感慨万...

草古诗白居易日记

诗词解析 2025年10月03日 5 次浏览
《草古诗白居易》读后感日记一、初遇白诗,心生共鸣今日闲暇,重读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心中涌起无限感慨。"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开篇之句,便将生命的轮回与坚韧展现得淋漓尽致。草,作为自然界最平凡的存在,却在白居易的笔下焕发出非凡的光彩。它不畏风雨,不惧践踏,年复一年地生长、枯萎、再生长,这...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的学习日记

诗词解析 2025年10月03日 5 次浏览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的学习日记2023年10月15日 晴今天重读《论语》开篇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突然有了新的感悟。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道出了学习的真谛,这六个字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近期的困惑。晨读时的顿悟清晨六点,我像往常一样翻开《古代汉语》课本。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笔尖在笔记本上...

古诗有几句,让我读懂生活的诗意

诗词解析 2025年10月03日 4 次浏览
晨起偶记清晨推窗时,檐角还挂着昨夜的雨珠。忽然想起王维那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这古诗有几句,竟把湿润的晨光都装进了平平仄仄里。我数着窗棂上的水痕,忽然觉得生活就像未写完的诗行。一、古诗里的生活切片早餐铺的热气裹着《悯农》的韵律升起:"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古诗有几句,让手里的馒头都带着...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秋日湖畔的思绪日记

诗词解析 2025年10月03日 4 次浏览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秋日湖畔的思绪日记清晨的湖畔推开窗,凉意扑面而来。远处的湖面上笼罩着一层薄雾,岸边的芦苇在晨风中轻轻摇曳,让我不禁想起《诗经》中那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漫步至湖边,露珠在芦苇叶上滚动,在朝阳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几只白鹭掠过水面,惊起一圈圈涟漪。这景象与两千多年前诗人所见何其...

阳关古诗:一场穿越千年的心灵对话

诗词解析 2025年10月03日 4 次浏览
阳关古诗:一场穿越千年的心灵对话晨起读《阳关三叠》清晨推开窗,西北的风裹着沙粒的气息扑面而来。书桌上摊开的《王右丞集》正停在《送元二使安西》那一页:"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手指抚过泛黄的纸页,忽然觉得这千年前的离别,正透过墨迹渗入我的骨髓。青砖黛瓦间的时空折叠午后漫步古城,在修复的阳关遗...

古诗词3首的阅读日记:品味千年诗意

诗词解析 2025年10月03日 5 次浏览
古诗词3首的阅读日记:品味千年诗意一、晨读《静夜思》清晨醒来,窗外微光透过窗帘,不禁想起李白的那首《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总是让我感受到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思乡之情。读着读着,我仿佛置身于那个寂静的夜晚,月光洒落,思绪飘向远方的家乡。古诗词的魅力就在于它能以...

古诗名句赏析:从"采菊东篱下"看现代人的心灵栖息

诗词解析 2025年10月03日 5 次浏览
晨光里的古诗回响清晨推开窗时,那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突然浮现在脑海。陶渊明笔下这幅闲适的田园图景,与眼前高楼林立的城市晨光形成奇妙对照。古人用五个字勾勒出的意境,竟让我在早高峰前获得片刻宁静。诗句中的时空穿越东晋的菊花与现代阳台的绿植,相隔千年的两种植物在诗句中产生共鸣。陶渊明"悠然"二字道...

登泰山望岳——重读杜甫望岳有感

诗词解析 2025年10月03日 5 次浏览
登泰山望岳——重读杜甫《望岳》有感登上泰山之巅,我们会用杜甫《望岳》中的“___”来赞叹泰山的雄伟,抒 ...本题考察杜甫《望岳》名句的情景运用能力。题干设置"登上泰山之巅"的具体场景,要求考生选取既能体现泰山雄伟气势,又能表达豪迈情怀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凌绝顶"准确对应登山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