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自由日记300字左右:雨夜随笔

自由日记300字左右:雨夜随笔

十月廿三 夜雨敲窗

窗外又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这深秋的雨总是带着几分凄清。我独坐在书桌前,摊开这本略显陈旧的日记本,任思绪随着雨声飘散。台灯洒下暖黄的光,在纸页上圈出一方天地,仿佛与窗外的寒雨隔成了两个世界。

雨声中的记忆

雨点敲打着玻璃,节奏时密时疏,像极了古人击缶而歌。忽然想起李商隐那句"巴山夜雨涨秋池",千年前的诗人是否也这般独对夜雨,将满腹心事化作文字?现在的我们虽不再用毛笔砚台,但那份欲说还休的心绪,大抵是相通的。雨声渐浓,恍惚间仿佛回到童年外婆家的老宅,每逢雨夜,她总会点上煤油灯,给我讲那些狐仙花妖的故事。而今老宅已拆,外婆也离去多年,唯有这雨声依旧。

钢笔在纸上沙沙作响,忽然惊觉自己竟写了这许多。原只想记三两语,不料思绪如这秋雨,一旦开了头便绵延不绝。日记妙处就在于此——不必拘泥格式,无须考虑章法,想到哪儿便写到哪儿,这才是真正的自由书写。文字本是心灵的倒影,何苦用字数框住鲜活的思绪?三百字太少,五千言亦不足,但求真情流露便好。

夜雨中的顿悟

雨不知何时小了,檐下的滴水声格外清晰。忽然明白为什么要记日记:不只是为记录生活,更是为在纷扰世界中辟一方净土,安放那些无处诉说的心思。就像此刻,听着雨声,写着文字,仿佛与千百年的文人墨客有了某种联结。他们吟诗作赋,我写自由日记,形式虽异,心意相通。文字终有限而意无穷,但求在有限中觅得无限自在。

夜已深,雨声渐歇。合上日记本,忽觉内心澄明如洗。明日太阳升起时,或许会笑今夜多愁善感,但这就是最真实的此刻。日记本合上的轻响,为这个雨夜画下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