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蚕的观察日记300字:一段生命的蜕变之旅
前言
春天,老师发给我们一些蚕卵,让我们观察蚕的生长过程。我小心翼翼地将这些比芝麻还小的蚕卵带回家,放在一个干净的纸盒里,开始了我的观察之旅。这是一次充满惊喜与感动的科学探索,更是一堂生动的生命教育课。我决定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这短暂却绚烂的生命历程。
观察日记节选
四月五日 晴
清晨,我照例去看我的“宝贝们”。惊喜地发现,几只黑乎乎的小家伙已经破卵而出了!它们长得一点也不像我想象中白白胖胖的蚕宝宝,而是像一个个会移动的小黑线头,大约只有两三毫米长。我用柔软的毛笔轻轻地将它们扫到新鲜嫩绿的桑叶上。它们虽然小,但吃起桑叶来却毫不含糊,沿着叶缘,一点点地啃食,桑叶上很快出现了一个个细小的缺口。
四月十五日 多云
短短十天,变化惊人!它们早已褪去黑色的“外衣”,变得通体洁白,身体一节一节的,摸上去冰凉而柔软。它们食量大增,我每天都需要采摘大量的新鲜桑叶。寂静的夜里,甚至能听到“沙沙”的声响,那是它们在专心致志地享用大餐。我发现它们成长的过程中会休眠,一动不动,我以为它们生病了,后来才知道那是在“眠”,眠一次就蜕一次皮,每蜕一次皮,就长大一圈。这真是自然界最神奇的成长方式之一。
五月三日 阴
今天,有几条最大的蚕变得异常焦躁,不再进食,脑袋不停地向上仰,来回摆动。我知道,它们要吐丝结茧了!我赶紧在盒子里放了些小树枝供它们攀爬。它们选择了一个角落,开始不知疲倦地吐丝。丝从它们的口器里吐出,晶莹剔透。它们用丝把自己层层包裹起来,最初还能透过薄薄的丝网看到它们忙碌的身影,渐渐地,茧越来越厚,变成了一个椭圆形的、洁白的球体,完全看不见里面的情形了。生命的奇迹正在这小小的“房间”里悄然发生。
五月十八日 晴
大约过了两周,洁白的蚕茧有了动静。一端被咬破了一个洞,从里面钻出来的不再是蚕宝宝,而是一只胖墩墩的蛾子!这就是蚕蛾。它的翅膀起初是湿漉漉、皱巴巴的,但很快便舒展开来。它安静地趴在茧边,完成了它最后的使命——交配、产卵。它将数百颗淡黄色的卵牢牢地产在纸盒上,然后,它的生命也走到了终点。
观察感悟
短短一个多月,我目睹了一个生命从诞生、成长、蜕变到繁衍后代直至消亡的全过程。这远比课本上任何文字描述都要震撼人心。蚕的一生是短暂而忙碌的,它用尽全力去吃桑叶,是为了积蓄能量;它不辞辛劳地吐丝,是为了构建蜕变之所;它破茧成蛾,是为了延续种族。它奉献了晶莹的丝线,实现了生命的全部价值。这不仅仅是一篇写蚕的观察日记300字的作业,更是一次对生命意义最深刻的思考。它教会我敬畏生命,感恩自然的馈赠,也让我明白了什么是“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无私与伟大。
见证蚕的生命蜕变(科学综合实践报告)
我们希望通过养蚕的一系列的活动,既提升孩子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在养蚕中培养科学探究精神,也能让他们感悟到生命的伟大,懂得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特别是这次的综合实践活动,我们将与班上的语文老师一起合作,指导孩子们将观察到的蚕宝宝生长变化过程,以及内心的真实体会,用日记的形式即时写下来,对提升孩子们的写作水平将会有...
见证蚕的生命蜕变(科学综合实践报告)
在指导学生观察蚕宝宝的生长变化时我就更细致指导学生如何借助简单的科学仪器如放大镜直尺等协助观察并用观察记录表格观察日记等方式记录蚕宝宝的身体数据环境气温变化喂食次数蜕皮状态形态特征等 见证蚕的生命蜕变 ---学院路小学三年级45班养蚕科学综合实践活动 一、问题提出: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