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有关于网课的日记300:屏幕里的春天与困倦

有关于网课的日记300

三月十日 星期四 阴

清晨七点半的闹钟,像一道冰冷的电子指令,将我从睡梦中拽入现实。这已是进行线上教学的第四周了。我揉着惺忪的睡眼,摸索着按下电脑的电源键,屏幕亮起的光,成为了这个清晨唯一的光源。窗外,天色是灰蒙蒙的,一如我尚未完全苏醒的心情。

八点整,数学老师的头像准时出现在会议室内。他的声音透过扬声器传来,夹杂着些许电流的杂音,时而清晰,时而模糊,仿佛来自一个遥远而陌生的空间。我对着屏幕里的二次函数发愣,手指无意识地在笔记本上划着无意义的线条。曾经渴望的“躺着上课”的幻想,如今成了现实,却全然不是想象中的滋味。那是一种被孤立的专注,一种必须自我鞭策才能维持的纪律。

午间的间隙

午休一小时,我关掉摄像头,端着饭碗坐在屏幕前。匆匆扒了几口饭,竟习惯性地点开了一节录播的英语语法课,当作“下饭视频”。哑然失笑间,惊觉生活与学习的边界已然如此模糊。家,变成了二十四小时不打烊的教室,而卧室的书桌,则是这个微型宇宙的中心。下午的语文课是难得的互动时间,老师在屏幕那头要求我们打开麦克风朗读课文。一时间,各种环境音交织在一起:某个同学的狗在叫,另一个同学的妈妈在催促他喝水,还有断断续续的网络延迟造成的卡顿。我们在这片数字化的喧嚣中,笨拙地完成了集体朗诵,一种奇特的、略带滑稽的仪式感油然而生。

黄昏的沉淀

傍晚时分,提交完最后一份电子作业,世界终于安静下来。我瘫在椅子上,感到一种深深的疲惫,那并非来自体力的消耗,而是精神长时间聚焦于一方小小屏幕后的酸涩。翻看今天的笔记,零零散散,竟也写满了三百余字。这三百字,记录的不是知识的洪流,而是情绪的碎片:有听不懂时的焦躁,有回答对问题时的窃喜,有走神时对窗外飞鸟的羡慕,也有对老师突然点名提问的瞬间心悸。

这三百字的日记,便是我的网课日常。它不像电影里演的那般科技感十足、效率超群,它更真实,更琐碎,也更矛盾。它是一场与惰性的拉锯战,是一次对自律的漫长考验。它让我在困倦与清醒之间摇摆,在孤独与连接之间徘徊。但我深知,屏幕那头,是同样努力的老师和同学;屏幕这头,是必须坚持下去的自己。也许很多年后,我会忘记今天学到的具体公式,但我会记得这个春天,记得这段与屏幕为伴,在特殊岁月里默默成长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