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赶鸭日记300:一场与自然的诗意邂逅

赶鸭日记300:一场与自然的诗意邂逅

晨光里的序曲

清晨五点半,薄雾还未散尽,我攥着那根磨得发亮的竹竿,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赶鸭日记300》的第一页,便从这沾着露水的田埂上开始了。三百只黄嘴鸭的脚步声像雨点敲打青石板,惊醒了沉睡的秧苗。

竹竿划出的弧线

竹竿顶端系着的红布条在风中翻飞,像面微型旗帜。鸭子们对这道红色弧线有着条件反射般的敬畏,每当布条掠过水面,它们就会乖乖转向。这让我想起祖父的话:"赶鸭不是驱赶,是引导。"

七月初八记录:今天有23只雏鸭掉队,在芦苇丛里找到它们时,正挤作一团啄食蜗牛。阳光透过苇叶投下光斑,像给它们披了件碎金斗篷。

午后的交响乐

正午的池塘是天然的音乐厅。鸭蹼划水声、翅膀拍打声、鱼尾甩动声交织成三重奏。我坐在老柳树下啃着菜团子,突然发现第147号鸭子总爱独自游到荷塘深处——它颈间有圈特别的银灰色羽毛。

暴雨中的插曲

日记翻到第287页时遇到雷暴雨。豆大的雨点砸得水面泛起白烟,鸭群像被风吹散的蒲公英。我裹着蓑衣数了四遍,直到那只跛脚的老母鸭带着队伍钻出雨幕,悬着的心才落下。

  • 累计丢失鸭子:9只
  • 新增鸭蛋:46枚
  • 发现野鸭混入:3次

暮色中的终章

当第300个夕阳把鸭棚染成蜜糖色时,我合上了磨毛边的笔记本。这些羽毛般轻盈的日子,最终沉淀成铅字的分量。或许明天该换个蓝封面的本子,继续记录这群水精灵的故事。

最后一页贴着根银灰色的羽毛,在晚风里轻轻颤动,像在提醒我:生活本就是首未完成的散文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