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打鱼日记300字
十月五日 晴
清晨五时,天光未亮,我便扛着渔网向河边走去。凉风裹挟着水汽扑面而来,河面笼罩着薄纱般的雾气,对岸的柳树在朦胧中摇曳着模糊的轮廓。河水在黑暗中流淌,发出持续而轻柔的哗哗声,像大地沉睡时的呼吸。
撒网时刻
选择了一处洄流湾,这里水流平缓,是鱼群栖息的好地方。双手提起沉甸甸的渔网,腰部发力,网具在空中绽开完美的圆形,噗通一声没入水中。涟漪一圈圈荡开,打破河面的平静。等待收网的时间总是漫长,点燃一支烟,看烟圈与雾气交融,忽然想起童年时跟随祖父打鱼的场景。他粗糙的手掌如何灵活地编织渔网,如何通过水纹判断鱼群位置,那些古老的经验如今已渐渐失传。
渔获之间
收网时感受到沉甸甸的挣扎,心跳不禁加快。网中两条鲫鱼疯狂摆尾,鳞片在晨曦中闪动银光,还有几只透明的小虾在网眼间弹跳。取出最大的那条,其余尽数放回河中。祖父曾说:“取你所需,不断根本。”这句话至今仍在耳边回响。现代捕鱼者用电网、毒药,恨不得将河流掏空,而传统渔人懂得与自然达成微妙的平衡。
午后沉思
正午阳光直射河面,波光粼粼如撒了一池碎金。坐在岸边修补渔网,针线穿梭间想起许多往事。这条河养育了世代村民,如今却日渐消瘦。上游建起的工厂改变了水质,塑料瓶和垃圾漂浮在曾经清澈的水面上。我们索取太多,回报太少。每条河流都有生命,她慷慨给予,也需要被温柔对待。
夕阳归途
傍晚再次撒网,收获寥寥。并非失望,反而欣慰——说明鱼类并未被赶尽杀绝。归途中遇见年轻钓者,装备精良却急躁不堪,半小时无收获便骂骂咧咧收起钓竿。真正的渔者修炼的不仅是技术,更是心性。当夕阳将身影拉得修长,桶中唯一的鲫鱼突然跃起,银弧划破暮色,仿佛在诉说河流未完的故事。
夜色四合时写下这些文字,正好三百字。但一条河的深意,又岂是三百字所能道尽?明日黎明,我仍会来到河边,不是为渔获,而是为守护这份与自然相守的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