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山猕猴谷日记300:与野性相遇的夏日纪行
2023年7月15日 晴
清晨6点,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台山的薄雾时,我的《云台山猕猴谷日记300》迎来了最特别的篇章。这本从祖父手中继承的牛皮纸日记本,终于在今天记录下与猕猴群的奇妙邂逅。
山径初探
沿着青苔覆盖的石阶上行,空气中弥漫着野生黄精的苦涩香气。海拔800米处的观猴台,三十余只猕猴正在晨光中梳理毛发。那只被护林员称作"断尾首领"的雄性猕猴,右耳缺角的特征与日记第287页记录的2005年观测完全吻合——这个发现让我的钢笔激动得在纸页上洇开墨痕。
生态观察
通过望远镜持续三小时的记录:幼猴学习使用石块砸开坚果的行为,印证了日记第164页"猕猴工具使用能力进化"的推测。特别是一只亚成年雌猴,它用树枝掏蚁穴的娴熟程度,甚至超越了纪录片《灵长类智慧》中的案例。
意外插曲
正午时分,背包里的香蕉引来三只大胆的年轻猕猴。它们闪电般掠走食物时,将日记本撞落山涧。危急时刻,那只曾被记录救助的独眼老猴(见日记第212页)竟用尾巴卷住崖边树藤,帮我们勾回了飘落的纸页——泛黄的纸张上,2001年祖父画的猴群谱系图完好无损。
黄昏感悟
当夕阳将猕猴谷染成琥珀色,我在日记第300页郑重写下:"灵长类间的信任需要三代人的坚守。今日独眼老猴的报恩,不仅是跨越物种的温情,更是对这本《云台山猕猴谷日记300》二十年记录使命的庄严加冕。"山风翻动纸页,300篇观察笔记的墨香与猕猴的体味交织成奇妙的和弦。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