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写物日记大全300字:一本旧书的缄默时光

写物日记大全300字:一本旧书的缄默时光

2023年10月26日 星期四 晴

今日整理书房,从书架最深处抽出一本几被遗忘的旧书——鲁迅先生的《野草》。它并非什么珍贵版本,却是我高中时期用省下的零用钱购得,陪伴我已逾十五载光阴。决心以它为对象,完成一篇细致的写物日记,记录其形,亦追溯其神。

一、形貌之述

这本书的封面是暗沉的绛紫色,如今已因年岁与日照褪成了边缘发白的淡紫,像黎明前最后一片顽固的夜空。书名“野草”二字为白色印刷体,简单却有力,其中“野”字的一角,有一小块磨损,隐约露出底下纸板的原色,那定是当年我的拇指最常摩挲的地方。

书脊已显疲态,胶印处裂开几道细小的缝隙,仿佛老人手背上贲张的血管。将它平摊于桌,书页自动翻向那几篇我最常阅读的篇目——《秋夜》、《影的告别》、《求乞者》。内页的纸张并非纯白,而是带着微黄的时间滤镜,铅字印迹依旧清晰,但有些页面边缘,留下了当年阅读时不甚滴落的茶渍,或是一两点蓝墨水的痕迹,如今都已晕开固化,成了独一无二的阅读坐标。

二、神韵之思

写物,绝非仅描其形,更重在观其神。这本书的神韵,在于它的“缄默”。它静立书架一隅,不言不语,却封存了一段最炽烈的青春。那时读《野草》,似懂非懂,却被那种冷峻、绝望后又生出倔强力量的文字深深震撼。书页间,或许还夹着当年那个迷茫少年无声的叹息与澎湃的心绪。

它是一把时间的钥匙。指尖触碰到粗糙的封面,仿佛就能开启通往过去的甬道。它见证了我从少年到中年的蜕变,自身也从一件崭新的物品,变成了一件承载记忆的“旧物”。它的价值,早已超越了文字本身,而成了一份凝固的时间标本,沉默地诉说着关于成长、关于阅读的故事。

三、感悟之得

通过这次细致的观察与书写,我愈发感到“写物日记”的魅力。它强迫我们停下匆忙的脚步,真正去凝视一件寻常之物,在静止中看到流动的时光,在沉默中听见喧嚣的过往。这本书的每一处折痕、每一块斑驳,都是它与世界、与我所发生关系的证明。写物,即是写情,写史,写自己。当我们学会为一件物品作传,我们便学会了如何更深刻地去感知生活,安放回忆。这本《野草》,它不仅是鲁迅先生的野草,也是在我心田上,历经岁月而愈发坚韧的野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