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日记吃泡面300:一碗热气里的冬日独白
1月15日 晴转多云 泡面香气弥漫的夜晚
窗外的北风把树枝刮得簌簌作响,我缩在暖气片旁,撕开那包标着"寒假日记吃泡面300"的红色包装袋。这是本月第三十次用泡面解决晚餐——自从寒假开始,书桌上的速食面箱子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矮了下去。
二、铝箔碗里的宇宙
滚水冲进碗里的瞬间,蜷曲的面饼像被施了魔法般舒展。我盯着表针走过300秒,看蒸汽在眼镜片上凝出白雾。调料包浮起的油花里,突然想起母亲总念叨的"不健康",可此刻这碗红烧牛肉味的温暖,分明比冷冰冰的外卖更让人心安。
♨️ 泡面哲学:当生活被期末考压成压缩饼干时,至少还有热水能让我们重新膨胀。
三、深夜的仪式感
用卡通筷子搅动面条时,电脑屏幕还亮着网课界面。寒假计划表上"每天学习300分钟"的誓言,最终演变成"每天吃泡面300秒"的黑色幽默。但谁说这不是种成长?至少我学会了在调料包背面记单词,用蒸汽熏眼睛缓解疲劳。
1月20日 小雪 第300次实验
今天尝试了网红吃法:在泡面里打鸡蛋,撒芝士粉,配冰箱里剩的半根火腿肠。当微波炉"叮"地响起时,突然意识到这竟是寒假里第300次食物实验。原来所谓孤独,就是把每种泡面口味都尝遍后,开始研究包装袋上的条形码规律。
尾声:泡面里的年味
除夕夜全家视频时,母亲惊见我身后堆成小山的泡面碗。"给你寄了饺子!"她急得要哭。我却笑着举起碗——里面漂着两片青菜和一个荷包蛋。"看!升级版寒假日记吃泡面300特制年夜饭!"
热气模糊了镜头,但我知道,有些温暖就像泡面里的调味粉,再简单的日子也能调出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