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5日 星期三 阴
这是我在市立医院急诊科完成的第300篇值班日记。墨绿色的硬皮本已卷起毛边,扉页上还留着去年咖啡打翻的褐色痕迹。凌晨三点十七分,救护车刺耳的鸣笛声划破雨幕,我合上标着"299"的日记页,抓起听诊器冲进分诊区。
第一个关键词:生命刻度
担架床金属轮在瓷砖上碾出急促的轨迹,26岁外卖员小张的工牌还在雨水里反光。心肌酶谱异常飙升的曲线,在监护仪上化作红色警报。"加大胺碘酮剂量!"主任的指令声中,我瞥见患者手机屏保里抱着婴儿的年轻妻子。当终于记录完抢救流程时,钢笔在"值班日记300"的标题下方洇开墨点——那些被心电图机具象化的生死界限,原来都藏在数字的褶皱里。
第二个关键词:人间切片
清晨五点的候诊区长椅,穿校服的高中生正就着碘伏味道背英语单词。给他缝合篮球擦伤时,少年突然问:"医生您写日记吗?我们语文老师说急诊室是城市的横截面。"我怔了怔,翻到值班日记297页指给他看:暴雨夜独自就诊的阿尔茨海默症老人、为省钱谎称不痛的农民工、还有上周那对坚持要给抢救无效患者鞠躬的家属...
「值班日记300特别记录」:06:42接诊醉酒打架伤者时,护士站突然收到匿名外卖——30杯热豆浆。配送单备注栏写着:"给通宵的天使们,来自297页3床家属"
交班前的顿悟
晨光爬上窗台时,我摩挲着这本厚度惊人的日记。300个夜班积攒的不仅是医疗数据,更是无数生命在此交汇的星轨。那些被蓝色口罩遮住的表情、监护仪遮蔽的颤抖、消毒水掩盖的泪水,最终都沉淀成纸页间的呼吸。或许正如老主任所说:"急诊科的病历是科学,值班日记才是医学。"
合上本子前,我在第300页末尾补了句:"明日提醒:给实习生小吴准备空白值班日记本——他的编号将从301开始续写这座城市的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