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描写水仙花日记300

描写水仙花日记300:冬日里的清雅绽放

一、初遇水仙

清晨推开窗,一抹鹅黄突然撞进眼帘——书桌上的水仙开花了。青瓷盆里三五枝茎秆亭亭玉立,六瓣花冠像缀着晨露的琉璃盏,花心那圈鹅黄色副冠宛如金箔捏成的酒盅。记得这是上周从花市带回的种球,当时还裹着褐色外皮,如今已抽出七片剑形绿叶,叶片边缘凝着晶莹的水珠。

水仙特写

二、生长日记

第1天

将蒜头似的种球浸在浅水中,鹅卵石固定着它圆鼓鼓的肚皮。卖花人说水温要维持在15℃左右,我特意把玻璃缸放在暖气片旁,水面倒映着窗外的飘雪。

第5天

嫩芽像绿舌头般顶破种皮,根须已长成白色瀑布。每天清晨换水时,总能闻到淡淡的青草香,有几根根须悄悄缠住了鹅卵石。

第12天

花苞从叶鞘中探出头,像用宣纸包着的迷你灯笼。夜里书桌不用开台灯,月光穿过花苞半透明的外壳,在墙上投出朦胧的光晕。

三、花语沉思

水仙在希腊神话里是自恋少年那喀索斯的化身,但眼前这株却透着东方的含蓄。它不需要肥沃土壤,清水白石就能孕育芬芳,让我想起《长物志》里说的"雅室清供"。每片花瓣都像用玉雕出来的,阳光一照就显出丝绸般的纹理。

午后写作时,花香混着墨香在纸上流淌。突然明白古人为什么称它"凌波仙子"——那些浮在水面的根须,多像仙子踏浪时飘起的罗袜。待到暮色染窗,花朵会轻轻合拢花瓣,仿佛在完成某种神秘的晚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