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殿秋游日记300字
十月廿七日,晴,微风
晨起推窗,见远山含黛,秋色如洗,忽生游兴。遂携纸笔,独往城东太和宫金殿,欲以三百字记此秋游。
步入山门,石阶蜿蜒,两旁古木参天。秋风过处,银杏纷飞如金蝶漫舞,枫叶灼灼似火云层叠。踏着沙沙作响的落叶,恍若行走在时间的信笺上,每一步都踩出秋的韵律。
铜殿辉光
至天门,巍峨铜殿赫然入目。整殿由黄铜铸就,经六百年风雨洗礼,竟无半点锈迹。秋阳斜照,殿顶泛起温润金光,与漫山秋色交融生辉。抚摸着冰凉的铜壁,指尖传来明代工匠的匠心温度,紫霄焱焰仿佛仍在铜纹间流动。
绕殿三匝,见铜旗杆上经幡轻扬,铜殿下香客掷币许愿,铜钱与铜殿相击声声清脆。忽有钟鸣自钟楼传来,余韵在山谷间层层荡开,惊起数只山雀振翅掠过琉璃蓝天。
茶花幽径
转至后山茶花园,虽非花季,墨绿叶片却油亮如革。明代茶花王枝干虬结,树下落籽遍地,蹲身细看,竟有几株新苗破土而出,嫩叶上秋露未晞。茶工正修剪枝条,笑说待来年二月,这里便是“树头万朵齐吞火,残雪烧红半边天”的盛景。
坐在百年树桩制成的茶桌前,掬一壶本地炒青。茶汤清冽,带着山野秋气,就着松子糕细品,恍若与徐霞客共饮——彼时游圣亦在此观茶花、饮山泉,笔下生出“滇中茶花甲天下”的赞叹。
秋思绵长
日影西斜时,登鸣凤亭远眺。滇池如镜,倒映着流云与西山睡美人轮廓。山下稻浪翻金,阡陌纵横如棋盘,农人荷锄归家,炊烟自村落袅袅升起。
取出纸笔欲记游趣,忽觉三百字难尽此日之美。秋光泼洒在纸页上,将墨迹染成暖金色。终于明白古人为何“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有些景致,原需以心为笺,以情为墨,方得真味。
归途拾得完美枫叶一枚,夹入日记本中。今夜灯下展读,当有秋声自纸间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