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大学生支教日记300

大学生支教日记300:山坳里的星光与希望

第一天:初遇

颠簸了六个小时的山路,终于抵达这个被云雾包裹的小村庄。校舍是两间低矮的土坯房,黑板裂着蛛网般的纹路,但孩子们的眼睛亮得像晨星。当我翻开《大学生支教日记300》的扉页,一个小姑娘怯生生地问我:"老师,300天后你还会记得我们吗?"

定格瞬间

阿吉用皲裂的手捏着半截铅笔,在作业本背面画下我们初见的场景——歪斜的教室门前,三十多个孩子像彩色蘑菇般簇拥着,我的白衬衫在灰扑扑的背景中格外扎眼。

第七十三天:雨季

暴雨冲垮了上学的小路,我和老校长轮流背着孩子们过河。小芳发烧到39度还攥着《大学生支教日记300》背诵课文,泥浆灌进雨靴的冰凉触感,突然被这种灼热的生命力烫伤了。

教学札记

  • 用野山楂教分数
  • 带孩子们用方言唱《苔》
  • 小虎终于写出完整的家信

第二百天:星河

停电的夜晚,我们在操场用《大学生支教日记300》卷成望远镜看银河。阿木突然说:"老师,城里星星也这么亮吗?"我喉头发紧——这些孩子还没见过霓虹灯,却先认识了光年。

批改作文时发现,三十本作业里出现了二十八次"想看看山外的世界"。我的钢笔在日记第300页洇开墨迹,突然理解了支教真正的意义:不是带去多少知识,而是点燃看向远方的勇气。

第三百天:告别

孩子们把《大学生支教日记300》最后一页填满了歪扭的签名。大巴启动时追着车跑的身影渐渐变成小黑点,像散落的标点符号。这本浸着汗水、雨水与泪水的日记,最终成了连接两个世界的三百页桥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