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古诗蝉虞世南拼音诵读

内容

《古诗蝉虞世南拼音诵读》的夏日随想

蝉鸣与诗韵的交织

清晨推开窗,忽闻一阵蝉鸣,蓦然想起昨日诵读的《蝉》——虞世南那首五言绝句。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chuí ruí yǐn qīng lù, liú xiǎng chū shū tóng),这拼音标注的韵律在脑海中自动播放,与窗外的蝉声奇妙地重合。

原诗重现

垂緌饮清露(chuí ruí yǐn qīng lù)
流响出疏桐(liú xiǎng chū shū tóng)
居高声自远(jū gāo shēng zì yuǎn)
非是藉秋风(fēi shì jiè qiū fēng)

拼音诵读的意外收获

最初接触这首诗时,因不谙古音而借助拼音诵读。反复念着"chuí ruí""liú xiǎng"这些音节时,突然发现诗人用舌尖音模拟了蝉鸣的震颤感。这种发现让我兴奋地在日记本上画满声波状的曲线,旁边标注着拼音的轻重变化。

午后散步时特意寻找蝉踪。在小区梧桐树下,看见几只蝉蜕空悬枝头,阳光下呈现半透明的琥珀色。这景象与诗中"饮清露"的意象重叠,恍惚间觉得那些拼音字母都变成了攀附在树皮上的小生物。

跨时空的诗意对话

晚间整理读书笔记时,将拼音版与原诗并列抄写。发现"jū gāo shēng zì yuǎn"这句的平仄起伏,恰好对应蝉鸣由近及远的空间感。突然明白古人为何说"诗中有画",这些拼音符号就像五线谱上的音符,记录着千年前的生物钟律动。

临睡前再次轻声诵读,窗外的蝉声渐渐稀疏。手机里保存的拼音诵读音频与自然界的和声渐渐同步,在"fēi shì jiè qiū fēng"的尾音中,仿佛听见虞世南隔着时空回应:看,这就是不朽的声音。

(日记结尾附上今日采集的梧桐叶标本,叶脉间用铅笔淡淡标记着诗句拼音的重音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