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关于写人的300字:父亲的背影
十月十五日 阴
今日语文课布置写人作文,要求三百字刻画人物。我第一时间想到父亲,却觉三百字太短,难以诉尽半生风雨。
晨雾中的剪影
清晨六点,我被厨房叮当声唤醒。透过门缝看见父亲系着母亲旧围裙,正低头搅动粥锅。白雾腾起模糊了他的眼镜,他却浑然不觉,只小心翼翼调整火候——那是我上周随口提过想吃的鸡丝粥。三百字如何装得下他鬓角的白霜?那些为我熬过的夜、奔波的里程,早已刻进他渐驼的脊背里。
旧照片里的时光
整理书柜时跌落一本相册。二十岁的父亲站在大学门口,白衬衫被风吹得鼓胀,眼里有星辰般的亮光。而今他总揉着酸痛颈椎,在深夜书房核对报表。相册扉页有他钢笔字:"愿乘风破万里浪"。我忽然懂得,他并非生来就是父亲,也曾是怀揣理想的少年。
晚饭时他夹给我最大块的鱼肉,自己却啃着蘸汁的鱼头。我说学校要求写三百字人物日记,他眼睛倏地亮了:"写你妈妈吧,她比较有意思。"随即又低头轻笑:"或者写门口老槐树也行。"他永远这样,把自己藏在所有选项的最后一位。
三百字太轻
最终写下这些文字:"父亲是晨光里忙碌的影子,是书桌后沉默的山峦。他的爱藏在鱼头的酱汁里,藏在凌晨的粥碗里,藏在我每一个安睡的夜晚里。三百字太轻,载不动他半生深情。"
墨迹干透时,父亲轻轻推开房门,在桌上放了杯温热的牛奶。我们相视而笑,谁都没有说话。原来最深的感动,从来不在三百字内,而在每一个不曾言说的瞬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