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莫言散文朗诵:一场穿越高粱地的文学之旅

莫言散文朗诵:一场穿越高粱地的文学之旅

2023年10月15日 晴

今天在学校的文学社活动中,我第一次完整地聆听了莫言散文朗诵。当老师用略带沙哑的嗓音读出《透明的红萝卜》片段时,我仿佛被拽进了那片充满魔幻色彩的高粱地。

声音里的故乡画卷

朗诵者刻意放慢的语速,让每个字都像沾着露水的红高粱穗子般饱满:"黑孩看见那个透明的、金色外壳里包着鲜红液体的红萝卜时,他的眼睛里也透出了同样的光芒..."。我闭上眼睛,看见莫言笔下那个饥饿年代里,所有对美好的渴望都凝结在这个超现实的意象中。

特别打动我的是对土地气息的描写:"潮湿的泥土味混着腐烂的秸秆气息,这是高密东北乡最真实的香水。"朗诵者突然提高的音调,让我闻到三十年前那个秋晨的味道。

文字中的生命律动

当读到黑孩把红萝卜举向太阳的段落时,我发现莫言散文朗诵的魔力在于:那些原本静止的文字突然有了心跳。比喻句像田鼠般在句子间窜动,拟声词"咯吱咯吱"的咀嚼声就响在耳畔,甚至能感受到黑孩手心上萝卜的冰凉温度。

朗诵后的余韵

活动结束后,我特意去图书馆借了《会唱歌的墙》。在自习室昏黄的灯光下重读这些文字时,惊讶地发现那些原本平面的描写突然立体起来——原来上午的朗诵就像给文字施了魔法,让每个标点都长出细小的根须,悄悄扎进我的记忆土壤。

回家路上经过菜市场,看见摊位上沾着泥的胡萝卜,竟不自觉地停下脚步。晚霞把蔬菜摊染成绛紫色,恍惚间觉得某个萝卜会突然变得透明,露出里面晃动的红色琼浆。这才明白莫言散文朗诵播下的种子,已经开始在我的日常里发芽。

(日记后续补充:当晚梦见自己变成黑孩,在月光下的高粱地里寻找会发光的萝卜。醒来时枕边放着折角的《丰乳肥臀》,书页间还夹着半片枯黄的槐树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