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美文摘抄名人名言: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一日的沉思
清晨推开窗时,高晓松那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突然撞进脑海。昨夜暴雨冲刷过的梧桐叶正滴着水珠,远处建筑工地的轰鸣声却已准时响起。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苟且"——那些不得不面对的琐碎与喧嚣。
"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海德格尔的这句话被我用钢笔抄在日记扉页,墨迹已有些晕染。可当我看着餐桌上没来得及洗的咖啡杯,阳台上堆积的快递纸箱,忽然觉得哲学家们描绘的图景像隔着一层毛玻璃。
二、字里行间的光
整理旧书时,从《瓦尔登湖》里飘出张便签,上面是十八岁时誊写的泰戈尔诗句:"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纸张边缘已微微泛黄,但蓝墨水写就的笔画依然清晰如昨。突然想起上周地铁里遇到的盲人歌手,他唱着《海阔天空》时,皱着的眉头反而比许多西装革履的路人更舒展。
王尔德说:"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厨房窗台上的多肉植物又冒出新芽,
像绿色的小火焰,
烧穿了日常的灰色幕布。
三、黄昏的顿悟
傍晚散步经过社区幼儿园,孩子们用粉笔在水泥地上画满歪扭的太阳。这让我想起罗曼·罗兰在《约翰·克利斯朵夫》中的话:"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那些彩色粉笔印明天就会被保洁冲掉,但此刻夕阳给它们镀上了金边。
回家路上特意绕道花店,买了几支打折的洋桔梗。插瓶时发现其中一朵的瓣尖有虫咬的缺口,反而比完美无缺的那些更生动。纪伯伦在《先知》里写道:"美不是一种需要,只是一种欢乐。"或许真正的诗意,就藏在这些残缺却真实的细节里。
四、夜灯下的书写
台灯将钢笔的影子拉得很长,墨水瓶映着窗外的月光。忽然明白为什么鲁迅先生要在《野草》里写:"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白日的种种烦扰此刻都沉淀成日记本上的字迹,像河床里的金沙。合上本子前又抄了句木心的话:"生活的最佳状态是冷冷清清地风风火火。"
窗外飘来邻居家练习的钢琴声,弹的是《梦中的婚礼》的片段,反反复复卡在同一个音节。这笨拙的坚持,突然成了今夜最动人的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