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关于秋日思绪的优美短篇散文500字日记
十月廿三 霜降次日
晨起推窗,忽见庭院那棵老银杏已披上金甲,扇形叶片如蝶纷飞,落在青石板上窸窣作响。这才惊觉秋已深了,时光总是这样,在你埋头数着琐碎日子时,它已悄悄更换了世界的布景。
午后携半卷闲书坐在廊下,阳光透过枝叶筛下碎金,在书页上跳跃成斑驳的寓言。风起时,几片梧桐叶飘进窗棂,恰巧停驻在写满字迹的纸面,仿佛自然与文字正在完成某种神秘的缔约。忽然想起去年此时,尚在城南旧居栽种菊苗,而今隔年看花人已迁居城北,不知那丛黄菊可还认得今秋的月色?
暮色染窗时
云霞将天际晕染成橘色的海,归鸟的翅影掠过电线,谱写着五线谱上流动的音符。邻家炊烟升起糯米蒸藕的甜香,混着晚风送来断续的琴声——是哪个孩子在练习《秋日私语》呢?生涩的指法反倒让旋律显出别样的天真。
墨蓝夜色渐渐浸透窗纱时,点亮一盏暖黄台灯。光晕圈住案头陶瓶里那枝野山桂,米粒大小的花朵却香得汹涌,在鼻尖掀起金色的浪。忽然明白古人为何总说“春秋代序”而非冬夏,大约只有这般微凉未寒的时节,才最易勾起对时光的敏锐感知。
合上日记本时,月光正将银杏叶的影子拓印在空白页上,像自然赠与的藏书票。忽然觉得五百字实在太短,短得装不下一声雁鸣的悠远,载不动一滴夜露的重量,写不尽一片落叶背后整个季节的史诗。但或许散文之妙正在于此——以有限文字作舟,渡无限思绪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