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雨夜灯下书:一篇散文600字左右的日记

雨夜灯下书

十月廿三 夜雨敲窗

灯是旧式的黄铜台灯,雨是深秋的绵绵寒雨。今夜忽然停电,只好点燃这盏尘封的煤油灯,倒教人想起古人"夜阑犹剪灯花弄"的意境了。玻璃罩里跳动的火苗,将我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竟像是另一个自己在墙上舞蹈。

一、雨声如砚

雨滴顺着瓦槽滑落,在窗台陶盆里聚成小小水洼。每有雨珠坠入,便泛起一圈涟漪,映着昏黄灯火,恍若墨汁滴入清水般缓缓晕开。这使我想起幼时练字,总爱看祖父研墨。他手腕悬空徐转,墨锭在端砚上画着圆,檀香的墨味混着水汽弥漫开来,那时节总觉得时光很慢,慢得像墨汁化开的速度。

而今电子屏幕取代了纸墨,键盘敲击声代替了毛笔的沙沙作响。唯有在这样的雨夜,听着与千百年前一般无二的雨声,才恍惚触摸到时光的纹理。

二、灯影似舟

灯焰忽明忽暗,竟像舟子夜航时的桅灯。想起张岱《夜航船》里说的:"天下学问,惟夜航船中最难对付。"此刻我的思绪何尝不是一叶夜航船,在记忆的江河里漂流?忽然瞥见灯座刻着两行小诗:"灯花落尽人不寐,听雨疑是故人来"。铜绿斑驳间,不知是哪位旧主留下的手迹。

雨声渐密时,忽然听见猫儿踏过屋瓦的细响。这小生灵倒是聪明,知道找屋檐避雨。想起日间见它在墙头晒太阳,慵懒地伸着腰肢,此刻大约瑟缩在某处窗台罢。万物皆有栖身之所,而人的心事却常无处安放。

三、字纸若舟

摊开日记本,钢笔尖在格纸上游走。蓝黑色的墨水洇染开來,每个字都像停泊在纸面的小舟。写日记原是极私密的事,好比将心事折成纸船放入溪流,不知漂向何方。忽而记起叶圣陶先生说:"写文章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而是生活本身。"

雨声渐歇时,煤油将尽。最后几段字迹渐渐潦草,仿佛赶在暮色合拢前归巢的飞鸟。忽然电来了,满室通明,反倒觉得刺眼。急掩台灯时,瞥见窗外云破月来,积雨的水洼里浮着半轮明月,晃晃悠悠,像是谁遗落的铜镜。

合上日记本时,墨迹未干。恰有雨珠从屋檐坠下,正落在"散"字末尾,氤氲成一抹淡蓝的云烟。这六百字散文般的日记,终究成了雨夜最好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