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
一则关于相遇的日记
二零二三年十月二十六日,星期四,天气晴,有微风。
窗台上的那盆绿萝又抽出了一片新叶,蜷曲着,嫩得能掐出水来。我坐在书桌前,午后的阳光斜斜地穿过玻璃,在摊开的日记本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笔尖悬停良久,墨迹仿佛要在空气中凝固。我该从何写起呢?关于今天,关于那个在时间长河的茫茫荒野中,不早不晚,恰好发生的瞬间。
人的一生,会行过多少路,遇见多少人?我们仿佛总是在匆忙地赶路,从一个站点奔向下一个站点,生怕错过了什么,又仿佛总是在等待,等待着某个命中注定的信号。我们焦虑于太早,青涩懵懂,恐无法把握;我们又畏惧于太晚,时过境迁,恐物是人非。我们的心,就这样悬浮在“早”与“晚”的夹缝里,惴惴不安。
然而,时间本身,是一片无涯的荒野。它没有路标,没有界碑,亘古如此地寂静蔓延。在这片荒野里,“早”与“晚”的概念,是人类自己刻下的刻度,是我们用以丈量虚无、对抗恐惧的尺规。我们计算着分秒,规划着年月,试图在这片荒野中开辟出井然有序的花园。但我们心底深知,那最深刻的相遇,从来无法被规划,无法被预期。
那一声恰到好处的问候
直到今天下午,在街角那家再熟悉不过的咖啡馆。我正埋首于一本旧书,为一段晦涩的文字蹙眉。你端着咖啡走过来,或许是没看清路,或许是地被稍稍滑了一下,一个轻微的踉跄,杯中的咖啡晃出些许,恰好溅落在我摊开的书页上。
“啊,真是抱歉!”你的声音带着真诚的慌乱。
我抬起头,原本或许有的一丝愠怒,在接触到你的目光时,瞬间消散无踪。那是一种怎样的眼神呢?清澈,带着歉意,却又有一种奇特的沉静,仿佛映照着窗外那片秋日的蓝天。
“没关系,”我听见自己的声音说,“正好这段文字太苦涩,需要点咖啡来调和一下。”
你笑了。于是,对话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开始。从洒了咖啡的这本书,谈到彼此喜欢的作者,从窗外飘落的银杏叶,谈到各自城市秋天的模样。没有刻意的寒暄,没有陌生的试探,一切流畅得像一首早已谱好的乐章,我们只是恰好在这个时刻,奏响了它。
我们交换了名字,聊了许久。分别时,没有刻意约定下次再见,只是互道了一声“再会”。但我知道,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那一刻,我忽然无比清晰地理解了那句话:于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
刚巧赶上的宇宙韵律
这“刚巧赶上”,是何其微妙的奇迹。它需要无数个因果链条在冥冥中精准咬合。若我今日未选择那家咖啡馆,若我未坐在那个靠窗的位置,若你未点那杯咖啡,若你没有那一个小小的踉跄……任何一个环节的微小偏差,都会让这次相遇湮灭于无形,我们或许就会像两颗行星,沿着各自的轨道,永远地擦肩而过,对彼此的光芒毫无知觉。
但这所有的“若”,都没有发生。一切就这样发生了,如此自然,如此必然。没有早一刻,我可能还在为工作焦头烂额,无心交谈;没有晚一刻,夕阳可能已落下,我或许已合上书本站起身离开。就是在那个唯一的、无法复刻的时空坐标点上,我们同时抵达了。
这并非单纯的巧合,这更像是一种宇宙的韵律。在这片浩瀚无垠、看似荒芜的时间旷野上,原来早就埋藏着无数这样的节点,静候着生命与生命的交汇。它不因我们的渴望而提前,也不因我们的疏忽而推迟。它就在那里。
所以,或许不必再焦虑于 timing 是否完美。真正属于我们的相遇,没有“早一步”的遗憾,也没有“晚一步”的叹息。它只会是“刚巧赶上”的安然与圆满。那一声恰到好处的问候,那一个映着蓝天的眼神,便是时间馈赠给我们,最精准的答案。
合上日记,暮色已渐浓。那片新生的绿萝叶子在晚风中轻轻颤动。我心怀感激,为这片无涯荒野中,一次恰到好处的相遇。那一声“刚巧赶上”,是生命中最温柔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