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里的时光印记
——一则属于青春的回响
2023年10月28日 星期六 雨
初遇雨巷的清晨
青石板路上泛起银亮的水光,梧桐叶在细雨中沙沙低吟。我撑着湛蓝色雨伞走进这条被列入"初中生必读美文"书单的经典雨巷,恍惚间仿佛走进戴望舒的诗行。雨水顺着斑驳的粉墙滴落,在墙角蓄起一洼明镜,倒映着十四岁天空的云影。
时光的双重奏
书包里正好装着那本《初中生必读美文精选》,墨绿色的封皮被雨水染出深色晕染。翻开朱自清的《匆匆》,雨水恰好滴在"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这句铅字上,墨迹渐渐化开如同绽放的黑色睡莲。忽然懂得所谓必读美文,不过是前辈将生命感悟凝练成让我们少淋些雨的屋檐。
雨势渐大时躲进巷口书店,老板竟是退休语文教师。他指着我的书说:"这些文字不是用来背诵的,是让你们在某个下雨天,突然理解什么是‘时光匆匆’的钥匙。"
伞下的哲学
转角遇见卖桂花糕的老婆婆,油纸包里的甜香与雨汽缠绵。她笑着说这是祖传手艺,就像那些必读美文般需要代代相传。忽然明白经典之所以经典,不在于辞藻多么华丽,而在于能让不同时代的人,尝到同样温暖的人间滋味。
雨停时的顿悟
夕阳突然破云而出,雨巷瞬间变成金光璀璨的隧道。水洼里盛着碎金般的阳光,恍若青春本身——总有阴雨绵绵的迷茫,也总有云开雾散的明朗。那些必读美文里记录的,何尝不是前人在这条路上留下的闪光路标?
合上书时发现封底印着冰心的寄语:"爱在左,情在右,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这场雨巷漫行让我终于理解,所谓成长不过是学会在雨中跳舞,在风里歌唱,将前人赠予的星光化为自己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