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推荐100字左右:雨巷日记——青石板上的时光絮语
一、潮湿的记忆
梅雨季的第三日,青石板上泛着幽光。伞沿垂落的雨珠串成帘,将巷口的槐树洇成水墨画。百字短文里藏着的,是卖花阿婆竹篮里将谢的茉莉,是瓦檐下躲雨的麻雀抖落的羽毛,是邮差自行车铃铛惊起的涟漪。
二、百字里的江南
这100字的美文推荐,原是写在牛皮纸明信片上的:"雨巷适合收藏心事。猫踱过十二块石板时,绣花鞋踏碎的水洼里,映着民国时的月亮。茶烟升起时,整条巷子都成了朦胧诗。"墨迹被雨水晕开,像宣纸上未完成的工笔画。
三、散文式的叙事
午后在旧书摊发现泛黄的日记本,主人用蝇头小楷记录着1948年的雨季:"晨起拾得落花七朵,置于陶罐可保鲜三日。穿堂风翻动《词综》第216页,恰是蒋捷的《虞美人·听雨》。"百字篇幅里,竟有苔痕、茶垢、樟木箱等十二种意象。
四、诗词的留白
最动人的是末页的绝句:
"苔侵门环雨打更,
旧年墨迹淡如樱。
忽有穿堂风经过,
掀开半页未写完。"
这28字胜过千言,让人想起木心说的"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五、生活的散文诗
如今我也学着写百字日记:"暮色漫过消防栓时,便利店冰柜的冷气扑出来。穿红裙子的女孩咬着绿豆冰棍,舌尖接住坠落的糖水,像接住整个夏天的重量。"原来散文不在长短,而在是否触到青石板上那层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