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孔融论盛孝章书中的时光感悟日记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孔融《论盛孝章书》中的时光感悟

晨光笔记

清晨推开窗时,读到孔融《论盛孝章书》中"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八字,忽觉檐角露水滴落的轨迹都带着光阴的重量。这让我想起去年此时栽种的紫藤,如今已攀过二楼栏杆,在晨光里垂下串串淡紫花穗。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晏殊《采桑子》

午后的时间褶皱

整理旧书箱时,从《陶庵梦忆》里飘落一张银杏书签,上面还有初中时抄写的句子:"林间松韵,石上泉声,静里听来,识天地自然鸣佩"。张岱的文字总能让时间产生奇妙的褶皱,仿佛四百年前的月光正透过窗棂,与今日的尘埃共舞。

忽然明白古人为何总在诗文里反复咏叹时光。王勃在《滕王阁序》写"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苏轼在《赤壁赋》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些文字就像时间的琥珀,将流动的辰光凝固成永恒的姿态。

暮色沉思

黄昏散步时,看见几个孩童追逐着肥皂泡泡。那些七彩的球体在将暮未暮的天色里上升,让我想起汪曾祺在《人间草木》里写的:"逝者如斯,而柳枝年年绿"。最平凡的景象往往藏着最深的哲学——就像此刻,孩子们的笑声与晚风中的泡影,正在演绎着孔融那句"时节如流"的现代注解。

或许日记的意义就在于此:用文字编织时间的经纬,让"岁月不居"的怅惘化作"此中有真意"的领悟。当李清照写下"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时,当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记录"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时,他们都在完成对时间的温柔抵抗。

合上日记本前,突然想起下午在公园长椅上看到的刻字:"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不知是哪位现代人借刘过的词句留下印记。这种跨越时空的共鸣,或许正是汉语最动人的魔法——让我们在"时节如流"的永恒叹息里,触摸到"此情可待"的温暖慰藉。

东汉孔融《论盛孝章书》中名句'时节如流'的下一句,最符合文学传统的是...

东汉孔融《论盛孝章书》中名句'时节如流'的下一句,最符合文学传统的是( )A. 岁月不待人 B. 时节不居 C. 光阴似箭 D. 人生如寄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积累与理解。孔融原句'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以流水比喻时光流逝,陶渊明《杂诗》'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是其经典接续(A项正确)。B项'时节不居...

补全下列名句:岁月不居,___。(东汉·孔融《论盛孝章书》)

(东汉·孔融《论盛孝章书》) 答案: 时节如流 解析: 本题考查东汉文学名句的识记能力。原句出自孔融写给曹操的《论盛孝章书》,完整表述为'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其中'居'意为停留,'时节如流'用流水比喻时间奔涌不息。需注意常见误写'岁月不拘'中的'拘'字不正确。该句通过自然意象表达光阴易逝的哲理,后被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