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重阳节文案:登高望远忆故人
2023年10月23日 星期一 晴
清晨六点半,闹钟未响便已醒来。推窗见远山轮廓渐明,秋日的天空澄澈如洗,正是重阳登高的好时节。母亲早已备好茱萸香囊置于案头,那缕清苦的香气倏然漫开,像是打开了时光的闸门。
一、山径秋浓
城西的云栖岭石阶覆着薄霜,踏上去发出细碎的脆响。沿途丹枫似火,金桂散落的碎花如星子铺满青石板。登山者多是携老扶幼的家庭,银发老人拄着竹杖缓步而行,孩童举着风车从身旁雀跃掠过。半山亭处遇见卖重阳糕的老伯,蒸笼掀开时白雾腾空,糯米与枣栗的甜香裹着山风扑面而来。买得两块用油纸包着,温热直透掌心。
二、云中家书
至峰顶已近晌午,云海在脚下翻涌。取出手机给祖父视频,屏幕那端露出老人惊喜的笑容。他正坐在老家院子的柿树下,枝头果实累累如红灯笼。"看到你那边的云了",祖父指着镜头笑眯了眼,"我年轻时登黄山遇雨,你奶奶用油纸伞护着糕饼..."信号忽断忽续,那些泛旧的故事化作电流声里的零碎词句,却比任何完整讲述更令人鼻酸。
三、茱萸新解
下山时特意采了几枝野茱萸,棘刺扎得指尖微痛。想起王维"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怅惘,而今我们用云端相见消弭千里距离,倒是赋予古俗新的意味。斜阳将身影拉得细长,石阶上错落着三代人的足迹——蹦跳的幼童、稳重的父母、蹒跚的老者,仿佛生命的年轮具象在蜿蜒山道上。
暮色四合时归家,母亲熬的重阳粥在砂锅里咕嘟作响。枣栗、薏米、桂圆在乳白米粥里沉浮,她特意撒了糖桂花:"你爸血糖高,这碗少糖的。"窗外明月渐起,银辉洒在阳台那盆白菊上。今日未饮酒,却醉在秋光浓情里。若问重阳何意——不过是教人在奔忙中停步,看看来路归途,将思念熬作掌间一碗温热。
夜深整理登山照片,见抓拍得一张趣景:枫树下祖孙三人仰头望雁,南飞的雁阵正好排成"人"字。忽然懂得这个节日最深的文案,早已写在千年来的秋光云影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