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午后读《关于夏天的美文摘抄》有感
七月二十日 星期四 晴
今日整理书柜时,偶然翻到中学时代抄录的《关于夏天的美文摘抄》手稿。泛黄的纸页间,蓝黑墨水已微微晕染,那些曾经誊抄的句子却依然带着盛夏的温度,瞬间将人拉回那些蝉鸣悠长的午后。
一、绿荫深处的时光
摘抄本首页便是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的片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不禁想起昨日傍晚在公园湖边看到的景致——粉荷初绽,圆叶如盖,夕阳的金粉洒在粼粼波光上,恰如先生笔下"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原来跨越近百年的时光,夏日的诗意依旧相通。
二、舌尖上的夏天
翻到老舍《四世同堂》中关于盛夏瓜果的描写:"最先是樱桃,红了枝头;接着是杏子,由青转黄;最后是西瓜,绿皮红瓤,甜凉解渴。"突然馋起外婆家的酸梅汤。记忆里她总在芒种后采摘青杏,与冰糖、桂花一同封入陶罐,待到三伏天启封,舀一勺冲入冰水,那酸甜沁凉的味道足以消解整个暑气。而今超市售卖的瓶装酸梅汤,终究少了那份手作的温存。
三、雨中的诗意
汪曾祺在《夏天》里写暴雨:"乌云黑压压地压下来,忽然一道闪电,接着霹雳一声,大雨点子就砸下来了。"这让我想起上周那场骤雨。当时正在巷口买栀子花,忽见天色昏沉,豆大的雨点砸在青石板上溅起白烟。卖花阿婆不慌不忙支起油布伞,雪白的栀子花在灰蒙雨幕中愈发清丽,幽香混着泥土气息扑面而来,恰似那句"连空气都是绿盈盈的"。
四、永夏之思
合上摘抄本时,窗外正悬着火烧云。季羡林先生在《槐花》中感叹:"夏天是万物生长最快的季节,也是生命最饱满的季节。"忽然懂得为何文人总对夏天情有独钟——这份炽烈与丰饶,这种蓬勃与酣畅,本就是生命最本真的状态。那些被文字定格的蝉鸣、绿荫、骤雨、瓜香,不仅是对季节的礼赞,更是对生活本身最深切的眷恋。
愿我们都能如这些文字般,永远保有感知盛夏的敏锐与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