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600字美文:雨巷日记
2023年5月20日 星期六 小雨
一、潮湿的晨
青石板泛着水光,像被谁撒了一把碎银。我撑着伞走进巷子时,卖豆浆的阿婆正揭开木桶,白雾倏地窜出来,裹着豆香钻进我的校服袖口。初三的早晨总是这样开始——在600字作文本与生活缝隙里,寻找可以落笔的星光。
二、教室窗外的云
粉笔灰在阳光里跳舞,同桌悄悄推来纸条:「放学去捡桂花吗?」墨迹被橡皮擦蹭花了边角。老师正在讲《雨巷》,说戴望舒的丁香结着愁怨,而我们课本的空白处,画满了卡通版的油纸伞。
「如果美文有颜色/该是试卷红笔划过的弧线/是操场跑道上/突然停驻的白色球鞋」
三、黄昏的馈赠
小卖部阿姨多送了一颗薄荷糖,她说:「初三孩子眼睛里的光,比糖纸还亮。」回家路上,雨停了。巷口枇杷树滴着水珠,恰好落在我刚写的600字草稿上——那篇关于青春的美文,突然有了晶莹的标点。
后记
母亲在厨房煨着百合粥,蒸汽模糊了玻璃窗。我翻开日记本,发现白天的雨巷、纸条和薄荷糖,早已自己排列成最美的600字。原来所谓美文,不过是把生活里那些发烫的碎片,轻轻放进时光的琥珀。
名作简要赏析(狂人日记、沉沦、边城、受戒、倾城之恋、雨巷、鲜血玫瑰...
六.雨巷 戴望舒(1905年3月5日-1950年2月28日),男,名承,字朝安,浙江杭州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等。 代表作雨巷我的记忆寻梦者单恋者烦忧 风格:戴望舒是上世纪30年代现代派的代表诗人,他的诗歌在艺术创作上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早期将中国诗风与西方诗风结合,以<雨巷>为代表,运用大量的象征性意象,使情与景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