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橘灯》的温暖回忆
一盏照亮童年的灯
今天整理书架时,那本泛黄的《冰心儿童散文集》从书堆中滑落。翻开扉页,我一眼就看到了《小橘灯》——这篇陪伴我整个小学时光的儿童散文经典作品。记得第一次读它时,我被那个用橘子皮做灯的小女孩深深打动,她在那昏暗的茅屋里,用灵巧的双手创造出一团温暖的光。
"她把小橘碗放在灶台上,点燃短短的蜡烛头,那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
橘灯里的勇气
重读这段文字,我突然想起去年冬天停电的夜晚。当时我正为写不出作文发愁,妈妈却笑着找出橘子,模仿着散文里的做法。当温暖的橘光在餐桌上亮起时,我仿佛看见冰心笔下那个扎着短辫的小姑娘,正隔着时空对我微笑。那晚,我不仅完成了作文,更明白了散文中"眼前有无限光明"的深意。
跨越时空的对话
作为儿童散文经典作品,《小橘灯》最神奇的地方在于它总能与不同时代的孩子产生共鸣。去年表妹来家里过暑假,我特意给她读这篇散文。她听完立刻跑去厨房,用橙子皮做了盏"小橙灯",还认真地说:"姐姐,我觉得那个小姑娘就像《冰雪奇缘》里的安娜!"这让我想起冰心先生在创作谈里说过:"儿童文学应该像一盏灯,既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
永不熄灭的光芒
现在我的书桌上摆着三盏不同大小的橘灯:小学时粗糙的纸折灯、初中精心雕刻的南瓜灯、以及去年和表妹一起做的玻璃瓶星星灯。每次看到它们,就会想起这篇儿童散文经典作品教会我的事——生活里的困难就像突然熄灭的电灯,但只要我们愿意,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小橘灯"。或许这就是经典的力量,它不仅是文字,更是一代代人传递温暖的载体。
合上书本时,窗外的夕阳正好把书桌染成橘红色。我突然有个想法:明天要去福利院做义工,这次就教孩子们做小橘灯吧。让这份来自经典散文的温暖,继续照亮更多人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