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600字摘抄:雨巷日记
潮湿的青石板与丁香般的愁绪
梅雨季的第三日,我撑着油纸伞走进这条熟悉又陌生的巷子。青石板路被雨水浸得发亮,像铺了一层流动的墨玉。墙角的野蔷薇垂着水珠,将开未开的花苞让我想起戴望舒笔下「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的意境。六百字的散文摘抄本在背包里微微发烫,那些抄录的句子正与眼前景象重叠。
文字与现实的交响
拐角处突然传来三弦琴声,穿蓝布衫的老人坐在门廊下拨弄琴弦。这画面让我立即翻出摘抄本中朱自清《荷塘月色》的段落:「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虽然眼前没有荷塘,但琴弦震颤的弧度与文字里荷叶的颤动竟如此相似。我坐在对面杂货店的条凳上,把新买的杨梅放在膝头,开始记录这个潮湿的午后。
六百字里的光阴
卖麦芽糖的阿婆推着吱呀作响的竹车经过时,我的钢笔正抄到张晓风《春之怀古》中「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段落。阿婆车头挂着的铜铃铛,与散文里「叮叮当当」的溪水声形成奇妙呼应。雨丝突然变密,墨迹在纸上洇开成小小的云朵,这倒意外契合了余光中《听听那冷雨》中「雨气空蒙而迷幻」的描写。
纸页间的永恒
暮色渐浓时,我在巷尾发现一株被雨水打落的紫藤花。捧着湿漉漉的花瓣,想起汪曾祺在《端午的鸭蛋》里写高邮咸鸭蛋「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这种通感让六百字的摘抄本突然有了温度。归途上雨停了,西天透出蟹壳青,而我的本子上已新增了林徽因《蛛丝和梅花》的片段——原来最好的散文摘抄,永远在生活与文字的缝隙里生长。
装订线旁还留着上午咖啡杯的圆形水渍,像未写完的句号。这六百字终究没能框住整个雨季,但那些丁香般的、潮湿的、发亮的瞬间,已经永远留在钢笔与纸页的私语里。
雨巷好句摘抄
雨巷好句摘抄 她静默地远了, 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 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 独自 彷徨在悠长, 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雨巷》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
雨巷好词好句摘抄
《我摘抄的〈雨巷〉好词好句》小朋友们,我来给你们分享我摘抄的《雨巷》里的好词好句。“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结着愁怨”这个词,让我们能感觉到姑娘心里的不开心。再比如“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这里把潭水比作天上的虹,还说...
摘抄戴望舒的诗歌《雨巷》合集
戴望舒《雨巷》现代诗 戴望舒《雨巷》现代诗 戴望舒,男,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1905 年 11 月 15 日(农历 9 月 7 日),出生于浙江杭州,祖籍南京祖洪成谷村。后曾用笔名梦 鸥、梦鸥生、信芳、江思等。诗人,翻译家。 他先后在鸳鸯蝴蝶派的刊物上发表过三篇小说:《债》,《卖艺 童子》和《母爱》,曾经和...
雨巷 戴望舒句子摘抄赏析合集
戴望舒诗歌《雨巷》赏析 戴望舒诗歌《雨巷》赏析 戴望舒诗歌《雨巷》赏析 《雨巷》是诗人戴望舒的成名作,作者通过对狭窄阴沉的雨巷, 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的描写 , 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 诗人戴望舒诗歌歌《雨巷》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