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满中秋,情系团圆——记一次难忘的中秋之夜
一、银盘初升的悸动
暮色刚染透窗棂时,母亲掀开蒸笼的刹那,桂花香混着水雾漫过整个厨房。我踮脚望向窗外,东边天际已泛起珍珠白的微光,像谁不小心打翻了嫦娥的脂粉盒。"快看!月亮要出来了!"父亲突然指着天空喊道。全家人挤在阳台上,看那轮金黄的圆月缓缓攀上梧桐枝头,恍若唐代张若虚笔下"皎皎空中孤月轮"的景致。月饼模具磕在案板上的笃笃声,与楼下孩童提着灯笼奔跑的笑闹声,交织成最动人的中秋序曲。
二、玉露琼筵话家常
八仙桌上铺着母亲手绣的桂花台布,青瓷盘里躺着苏式月饼层层叠叠的酥皮。姑父抿着黄酒说起年轻时在部队用信号弹照明赏月的往事,表妹突然指着月亮惊呼:"里面有吴刚在砍树!"惹得众人笑倒一片。阳台竹椅上,爷爷奶奶并排坐着分食一个月饼,银发映着月光宛如霜雪。此刻忽然懂得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深意——所谓团圆,不过是有人愿意陪你细数月光里的山河故人。
三、灯火可亲的传承
夜渐深时,父亲搬出祖传的走马灯。烛光透过镂空的嫦娥奔月图案,在墙壁上投下流动的光影。母亲给每个孩子发一盏手绘兔儿灯,说起她儿时用柚子皮做灯笼的趣事。远处广场传来阵阵丝竹声,是民间艺人在演奏《霓裳羽衣曲》。小弟忽然指着天际喊:"月亮跟着我们回家呢!"抬头望去,那轮明月果然温柔地悬在楼宇之间,如同李白诗中"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天真烂漫。
临睡前,我在日记本里夹进一片金桂,忽然想起《东京梦华录》记载的宋代中秋盛景。千年月光依旧,变的只是赏月的人。推开窗户,晚风送来邻居家分食月饼的笑语,还有不知何处飘来的箫声。这个夜晚,整个城市都浸泡在温柔的月辉里,每个亮着灯的窗户后,都在上演着不同的团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