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本泛黄的日记本
第一章 阁楼里的发现
梅雨季节的午后,我在老宅阁楼整理杂物时,突然从樟木箱底摸到个硬皮本子。封面烫金的"1987"字样已经氧化发黑,内页边缘卷曲着毛边,像被翻阅过千万次的圣经。
手指抚过扉页褪色的钢笔字时,窗外恰巧响起雷声。母亲清秀的笔迹写着:"这本日记,要留给二十年后的自己。"墨迹在潮湿空气里微微晕开,仿佛穿越时光的泪水。
二、字里行间的秘密
1987年5月12日的记录让我怔住:"今天在纺织厂后门遇见穿白衬衫的青年,他替我捡起散落的纱锭时,手指被钢轴划出了血..."这段文字下方有块指甲盖大的褐斑,不知是当年的血迹还是茶渍。
往后翻到七月,母亲用整整三页描写他们躲在防空洞避雨的场景:"雨滴在铁皮顶上敲着密码,他忽然说我的眼睛像浸在清水里的黑葡萄。我们分食的那颗水果糖,甜味持续到第二天清晨。"
第三章 被撕去的岁月
日记在九月出现大段空白,紧接着是十二月暴风雪般的字迹:"孩子不能没有父亲!"这页纸明显比前后页更皱,圆珠笔的划痕几乎要穿透纸背。我突然明白为何母亲总在冬至那天对着织了一半的毛衣出神。
最后篇写于次年春天:"小生命在腹中踢腿了。从今往后,这本日记要开始两个人的故事。"此后全是育儿琐事,直到末尾夹着张我的满月照,背面写着:"那些来不及说出口的爱,都会变成守护你的星光。"
尾声
合上日记时,夕照正斜斜穿过蛛网。楼下传来母亲唤我喝绿豆汤的声音,二十年光阴在她嗓音里磨出了温柔沙哑。我不知道那个白衬衫青年是否记得1987年的梅雨季,但此刻窗台上,母亲栽的茉莉正绽放着与他相遇时相同的香气。
阁楼的尘埃在光束里缓缓沉降,像所有被妥善收藏的旧时光。轻轻放回日记时,我忽然理解了她常说的那句话:"记忆是会生根的,孩子。有些情感,长得比岁月还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