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中的思考与自我对话
美文摘抄
“清晨的阳光穿过薄雾,洒在书页上,文字仿佛被镀了一层金。我读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忽然明白,所有的奔波与停留,都是生命馈赠的礼物。”——摘自《时光札记》
50字感悟
晨光中读此句,恍然惊觉:我们总在追逐远方,却忘了脚下的路也是风景。逆旅中的每一刻,都是独一无二的修行。
日记正文
今天是阴历三月初七,窗外的梧桐树抽了新芽。五点半醒来时,天刚蒙蒙亮,东方泛着蟹壳青。泡了杯茉莉香片,水汽氤氲中翻开昨夜未读完的散文集。
读到林清玄写:“心美一切皆美,情深万象皆深。”突然想起上周在巷口遇见卖白玉兰的老妪。她布满皱纹的手将两朵花穿成胸针,笑着说:“姑娘戴着,香一整天哩。”那笑容比玉兰花更皎洁。
午后整理旧物,发现大学时的读书笔记。泛黄的纸页上写着:“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当年用荧光笔重重划下的句子,如今看来竟有些陌生。我们终究在忙碌中,把许多顿悟变成了遗忘。
傍晚散步时,刻意绕到城西的荷塘。残荷枯梗支棱在水面,像写意的水墨画。突然明白“留得残荷听雨声”的意境——衰败中藏着轮回的禅机。手机震动,是母亲发来炖汤的照片,砂锅里冒着热气,枸杞红得透亮。
临睡前重读摘抄本,发现最喜欢的仍是汪曾祺那句:“人生忽如寄,莫负茶、汤、好天气。”突然想给十年后的自己写信:愿你依然能为清晨的露珠驻足,依然相信文字能温暖寒夜。
后记
今日摘抄与感悟,像在时光里埋下锚点。当某天回望,这些文字会成为丈量成长的标尺。美文如灯,照亮寻常日子里的诗意。
查尔斯费尼霍《脑海中的声音:自我对话的历史与科学》阅读答案
根据费尼霍的研究,人们通常所说的“思考”往往是指对意识多重声音的接收和表达。实际上,这种声音在心理学中被称为“内部言语”,它是一个聆听自我、与自我对话的复杂过程。内部言语的作用或许比我们认为的更加重要,它能够帮助人类调节自身行为、激励我们采取措施,甚至让我们意识到自我的存在。研究内部言语可以丰富我们对自己及周围世...
在对话中认识自我:关于中国传统音乐当代传承与传播的思考
吴蛮董夔汪洪/在对话中认识自我:关于中国传统音乐当代传承与传播的思考 在对话中认识自我: 关于中国传统音乐当代传承与传播的思考 吴蛮董夔汪洪 臧娜整理 内容提要:如何看待音乐艺术的东西方差异?又如何在其中探寻自我,特别是如何在国际 上成为文化传统的传承和传播者?正是当代表演艺术界研究与思考的重要课题。带着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