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深处,花自盛开,静候清风来
十月廿六日 晴
清晨醒来,推窗见远山含黛,一层薄雾如轻纱般缠绕山腰,日子静得能听见露珠从叶片上滑落的声音。近来总觉时光匆忙,像指间沙,握得越紧,流失越快。于是,今日决意放缓脚步,效仿古人“偷得浮生半日闲”,去城郊的植物园走走,不为别的,只为在那份喧嚣之外的宁静里,寻得一丝内心的回响。
植物园深处,有一片不为人知的芍药圃。此时并非芍药的花期,枝叶茂盛,绿意盎然,却不见一朵娇艳。我驻足于前,心下略有几分惋惜。若是在盛放时节,此地必是游人如织,争相拍摄。一位身着粗布衫、手持花剪的老园丁正在一旁不紧不慢地修剪着旁逸斜出的枝条。我与他攀谈起来,言语中流露出对此地此时“无花可赏”的遗憾。
静默的生机
老人闻言,手中的活计并未停下,只是呵呵一笑,脸上的皱纹像秋日阳光下舒展的菊。他说道:“姑娘,你看它们现在安安静静的,可不是在偷懒。这地下的根,正铆足了劲儿往深处扎,吮吸着养分呢。花开不开,何时开,是它自己的事。它只管生长,静候属于自己的那阵清风。你看那棵,”他指向角落里一株尤其茁壮的,“三年前栽下时,弱不禁风,谁都以为它活不成。它不声不响,默默扎根,去年春天,开得比谁都好,都艳。”
他的话,如石投静水,在我心间漾开层层涟漪。我俯身细看,果然,在那看似沉默的绿色之下,蕴藏着磅礴的、几乎可以触摸到的生命力。每一片叶脉都在无声地输送着能量,每一条根须都在黑暗中坚定地延伸,探索。它们不因无人喝彩而懈怠,不因时节未到而焦灼,只是遵循着内在的节律,从容地积蓄,等待。
我想,这或许就是“时光深处,花自盛开,静候清风来”的真意。生命的辉煌,从来不是喧嚣的锣鼓宣告而来的,而是在无数个不为人知的日夜,于时光的深处,默默酝酿,最终自然绽放。那阵清风,或许是机遇,或许是赏识,但更重要的是自身已然盛开的丰盈。
内心的回响
返程路上,夕阳将我的影子拉得很长。我回想自己,是否也常常过于急切?渴望学识有所进益,恨不能一日十行;期待工作获得认可,盼立即见到成效。却忘了,任何值得拥有的美好,都需要深扎的根须与漫长的等待。焦虑与浮躁,只会消耗那本该用于生长的气力。
于是,我渐渐明白,老园丁修剪去的,不仅是多余的枝桠,或许还有我内心的几分焦灼。我不再为那片圃园未见花开而遗憾,因为我已“看见”那深藏于时光深处的、正在积聚的盛大花事。我也应如此,沉下心来,读该读的书,做该做的事,不必时时追问结果,只需默默生长。当生命的根扎得足够深,内心的花朵自然会在恰当的时节,迎着属于自己的清风,绚烂绽放。那绽放,不为取悦谁,只为不负生命的丰盈与时光的厚待。
今夜月色如水,洒在书桌上。我提笔记录下这一日的感悟,心绪是前所未有的宁静与充实。愿我亦能如那深谷之花,不畏寂寞,不惧黑暗,于时光深处,静默生长,静候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