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的背影
——读《匆匆》有感
傍晚整理书柜时,那本泛黄的散文集再度滑落掌心。翻至朱自清先生的《匆匆》,目光便再难移开。“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字句间仿佛裹着时光的针,轻轻刺入心扉。
一、滴答的警醒
先生问:“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我望向窗外,落日正将云霞染成橘红色的涟漪。忽然想起今日晨起时对着镜子犹豫穿哪件衣裳,午后又捧着手机消磨了两个钟头——这些零碎的时光,是否都“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这段文字像一面澄明的镜子,照见我每日的庸常。原来时光从不曾呼啸而过,它只是悄无声息地渗透在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里,从指缝间溜走时连微风都不曾惊动。
二、痕迹的重量
先生叹息日子留不下游丝样的痕迹。我却看见书桌上昨夜临摹的字帖,墨迹虽稚拙却认真;看见窗台上精心养护的绿萝抽出新芽,嫩叶在夕照中泛着微光。或许时光本就不该被量化计算,它早已化作生命年轮里密密的纹路。
“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这诘问惊雷般落在心上。忽然明白日记存在的意义——它不仅是记录,更是对时光的郑重回礼。每一笔都是向虚空伸出的手,试图在流逝中抓住些许实在。
三、明日的期许
合上书页时,晚霞已染透半壁天空。我取出钢笔,决心继续写这断断续续的日记。纵然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至少能在纸页间留下它奔跑的足迹。正如先生所言:“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但文字能让轻烟凝成永恒的云絮。
此刻提笔的瞬间,听见钟表滴答作响。但我不再惶恐,只因明白每个当下都是未来回望时的珍贵定格。且让这墨迹与时光同行,在匆匆岁月里刻下不匆匆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