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散文朗诵 经典短篇之雨日独白

散文朗诵 经典短篇之雨日独白

十月廿三 雨丝如织

晨起时,窗玻璃上已缀满晶莹的雨珠,像是天地特意为今日的散文朗诵会铺设的幕景。我坐在书案前,摊开那本牛皮封面的笔记,忽然想起今日原是中学时每年一度的经典短篇朗诵日。雨声淅沥,恰似当年礼堂里回荡的朗朗书声。

记得初二那年的深秋,我站在绛红色幕布前,掌心沁出细汗。选取的正是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当念到“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时,声音竟不由自主地发颤。台下穿着藏蓝色校服的同学原本窸窣的低语渐渐止息,千百道目光聚成暖流,托起那些在空气中舞蹈的文字。那时才真正明白,所谓经典短篇,原是岁月淬炼的情感结晶,而散文朗诵则是将沉睡的铅字唤醒成翩跹蝴蝶的咒语。

雨中的朗诵者

午后雨势渐浓,我索性携一卷《浮生六记》至廊下诵读。雨珠顺着瓦檐滴落成帘,恰为沈复忆芸娘的句子配上天然丝弦:“夏月荷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芸用小纱囊撮茶叶少许,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声韵与雨声相和,竟觉百年前的茶香穿透纸页,混着湿润的青苔气息萦回齿颊。

忽然察觉,真正的散文朗诵从来不需华美舞台。只要有一颗懂得倾吐与倾听的心,檐角雨滴可作节拍,风摇竹叶便是和声。那些历经时光打磨的文字,原本就住着山川湖海的呼吸,藏着人间烟火的温度。

夜雨书灯

暮色四合时,雨声转密。台灯在摊开的《古文观止》上投下暖黄光晕,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墨迹在光中仿佛浮凸起来。轻声诵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忽有惊雷滚过天际,竟与千年之前的浩叹遥相呼应。

原来每一场用心的散文朗诵,都是与经典短篇的双向奔赴。我们以声音描摹文字的山川脉络,文字则以灵韵重塑我们的精神骨骼。雨夜孤灯下的吟哦,或许不及舞台上的演出那般辉煌,却让那些鎏金的句子真正落进生命土壤,生长出属于自己的理解与感动。

临睡前雨声未歇,我在日记末页写下:经典短篇是星子,散文朗诵便是仰望星空的眼眸;经典短篇是清泉,散文朗诵便是掬水月在手的心境。愿永远保持朗诵的热忱,在流转的时光里,与那些不朽的文字一次次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