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处暑文案:夏末的告别与秋意的序章

处暑文案:夏末的告别与秋意的序章

2023年8月23日 星期三 晴

今日处暑,太阳行至黄经150度,夏天的最后一抹炽热终于要画上句号。清晨推开窗,迎面而来的风里已掺了几分凉意,不再是往日黏腻的闷热。蝉鸣声稀疏了许多,仿佛它们也知晓这场盛夏狂欢即将落幕。

一、处暑三候的启示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处暑,暑将退伏而潜处也。"古人将处暑分为三候:鹰乃祭鸟,老鹰开始捕猎鸟类;天地始肃,万物逐渐收敛;禾乃登,五谷开始成熟。午后漫步田间,稻穗确实已垂下沉甸甸的头,在微风中泛起金色波浪。

这让我想起去年此时写下的处暑文案:"热烈终将沉淀为丰盈"。此刻站在田埂上,看农人弯腰查看稻粒饱满度,突然理解了这个节气最动人的矛盾——既是终结,亦是开端。

二、城市里的处暑印记

傍晚去超市,发现冰柜里的雪糕已让位给月饼。水果摊上,西瓜的"C位"被紫红的葡萄取代。路过街角奶茶店,橱窗上新贴的处暑文案写着:"凉风至,宜饮梨汤"。这些细微变化像时间的标点符号,标记着季节更迭的韵律。

社区公园里,银杏叶边缘开始泛黄。几个孩童蹲在树下捡拾最早落下的叶片,他们的欢笑声与晚霞交融。我坐在长椅上记录这些画面,墨水瓶里的蓝黑墨水竟比夏日时流畅许多——原来连书写都能感知空气湿度的变化。

三、处暑夜读

夜间重读《东京梦华录》,孟元老笔下北宋汴京的处暑风俗令人神往:"是月也,暑气渐退,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此刻窗外虽无古时楼阁,但空调外机声渐歇后,确实听到了今秋第一声蟋蟀鸣叫。

睡前整理书桌,把风扇收进柜子时,发现扇叶上积了薄灰。这个夏天写了十七篇稿件,用完三本笔记本,养活了窗台那盆薄荷。突然觉得处暑像位温和的清算师,让我们盘点那些被暑热模糊的记忆。

夜渐深,墨色天幕上北斗七星格外明亮。古人说"处暑十八盆",指处暑后还要流十八天汗。但我知道,从明日晨起,每阵风都会多带一分秋意。这篇日记的结尾,或许该用今晨在茶室看到的处暑文案:"愿所有炙热都有归途,所有等待都有回响。"

散文:处暑秋意浓

散文:处暑秋意浓 今年的雨量愈外多,从盛夏到立秋,几乎就没有停歇过,连绵不断地滴落,伴着大江大河的滚滚水流,不经意间,带着我们步入了又一个节气处暑。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星象显示,北斗七星指向西南方,于每年公历8月22~24日交节。“处暑”虽然有个“暑”字,但实际上它排在立秋后,属于秋天的节气,从这天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