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文案:平分秋色的一天
2023年9月23日 星期六 晴
清晨推开窗,带着露水的风迎面扑来,日历显示今日秋分——这个被古人称为"阴阳相半"的节气,此刻正用最温柔的方式宣告着季节的交接。
一、晨光里的秋分印记
小区银杏树最先响应节气的召唤,扇形叶片边缘已泛起金边。路过早餐铺时,蒸笼里飘出的桂花糕香气格外浓郁,老板娘笑着说:"今早特意加了新摘的桂花,秋分要吃些应景的。"这让我想起《东京梦华录》里记载的"秋分祭月"习俗,现代人虽不再隆重祭祀,却把时令滋味揉进了食物里。
二、正午时分的自然课
特意选在12点站在办公楼前的空地,影子在脚下缩成小小一团——这是秋分文案里常提到的"立竿无影"现象。抬头看见迁徙的雁群排成人字形掠过玻璃幕墙,它们比人类更精准地遵循着节气时钟。路边的栾树结满粉红色蒴果,风过时如同摇响无数小铃铛,环卫工人们默契地留着这些天然装饰品。
三、黄昏中的文化遐思
下班时夕阳正好将云层染成蟹壳青,不禁想起欧阳修"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的句子。但此刻的秋分明媚得像个谎言,公园里穿汉服拍照的姑娘们手持团扇,扇面上"秋分三候"的刺绣随动作若隐若现:雷始收声、蛰虫坯户、水始涸。手机弹出农业气象预警,提醒农户抓紧秋收,这个古老节气仍在指导着现代生产。
四、夜读时的节气感悟
晚间重读《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发现古人将秋分分为"初候""次候""末候",这种将时间切成薄片的智慧令人惊叹。阳台上的菊花趁着夜风舒展花瓣,书页间去年夹的枫叶书签微微翘边。突然理解为什么历代文人总在此时写下"欲说还休"——当昼夜真正达到平衡的瞬间,反而最难用语言捕捉那份微妙。
今日收到出版社朋友发来的秋分文案约稿函,要求用800字诠释这个节气。可我写了又删,最终觉得或许该像农人那样,先把这些感受像种子般埋进心里,待经霜之后,自然能酿出更醇厚的文字。
秋分,平分秋色
水映云,云映水,秋水秋云难以辨别,水天交融,平分秋色。我想,面对这样的秋天,怎会有“晓来谁染枫林醉,总是离人泪”的伤感,即使你再老气横“秋”,也会融入其中,争着去分一点秋色染身,换种清爽的心情飘在秋风里。秋分,分秋之时也。秋分是条分界线,初秋在没有感觉中已去,深秋在枫叶渐红里将临。秋分,二十四节气之一。《春秋繁录》中记载...
秋分诗词50首 吹来何处桂花香,恰今日、平分秋色
秋分诗词50首 | 吹来何处桂花香,恰今日、平分秋色 01 《秋分後顿凄冷有感》宋·陆游 今年秋气早,木落不待黄。蟋蟀当在宇,遽已近我床。况我老当逝,且复小彷徉。岂无一樽酒,亦有书在傍。饮酒读古书,慨然想黄唐。耄矣狂未除,谁能药膏肓。02 《咏廿四气诗·秋分八月中》唐·元稹 琴弹南吕调,...
平分秋色是秋分的意思吗
“平分秋色是秋分的意思吗?”这个问题,其实是我去年秋天才真正开始琢磨的。那时候我刚入职一家文化传播公司不久,有一天和部门的同事聊天,聊到秋天的一些特点,她说最近天气转凉,白天和黑夜好像差不多长了,这不就是“平分秋色”嘛。我当时就愣了一下,心里想,“平分秋色”?这不是说的秋天景色美好,或者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