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舅”的影子里,寻找治愈内耗的光
一则关于观看、反思与自我救赎的日记
2023年10月27日 星期五 天气:阴,偶有思绪放晴
一、初遇:一场全民的情绪海啸
点开那个标题朴素的视频时,我正被一种莫名的焦虑裹挟。工作上的KPI、同龄人的比较、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这些念头像藤蔓一样缠绕着大脑,消耗着精力,这就是他们所说的“内耗”吧。然后,我看到了二舅。看他如何用一把榔头,敲敲打打,不仅修好了收音机、门锁、洗衣机,似乎也敲打着屏幕前我那颗浮躁的心。
他的命运多舛,本是一手天才的牌,却被命运开了个残酷的玩笑。然而,视频的基调并非苦大仇深的控诉,而是一种“向前看”的沉默力量。他没有时间去咀嚼苦难,他的所有精力都用于生活本身,用于解决一个又一个具体的问题。这种“具体”,恰恰是我们这些陷于“抽象”焦虑中的人所缺失的良药。我们耗神于未发生的未来,他专注于已到来的现在。
二、反思:我们究竟在消耗什么?
关上视频,房间里安静下来。我问自己,我的“内耗”究竟是什么?它似乎源于一种“悬浮”的状态。我们的脚离地太远,目光盯着太多宏大的叙事和遥远的目标:财务自由、事业巅峰、完美的生活……却忽略了脚下最实在的土地。
三、行动:从观看到实践的微小一步
感动之后,不能仅仅止于转发和唏嘘。否则,这不过又是一次高效的情绪消费,甚至可能成为一种新的“内耗”——“看过了二舅,我为何依然焦虑?”的自我诘问。
于是,我今天做了一件很小的事。我没有再盯着电脑屏幕发呆,焦虑那份还没写完的报告。我起身,把堆叠了好久的书籍分类整理,擦拭了桌上的灰尘,给那盆有点蔫了的绿萝浇了水,并仔细擦洗了每一片叶子。在做这些具体事情的时候,我的大脑是放空的,也是专注的。手指触碰到的书本、水和树叶的质感,无比真实。
做完这一切,坐在焕然一新的书桌前,我并没有立刻解决任何人生难题,但那种盘旋在心头的焦灼感,确实减轻了许多。内心获得了一片短暂的、宁静的旷野。这或许就是“二舅”给我的最大启示:治愈内耗,无需宏大的宣告,只需俯下身,从做好一件件具体而微的小事开始。
四、尾声:光在影子里
“二舅”的火爆,是他一个人的故事,却映照出了千万人的内心困境。我们在他这面镜子里,看到了自己的慌张与匮乏,也隐约看到了出路的方向。他是一剂强心针,提醒我们生命的韧性远超想象。
彦子:每个人都在寻找治愈之道
彦子:每个人都在寻找治愈之道 作者:暂无 来源:《赢未来》 2014年第5期 彦子是第一次见面就很会“抓人”的女孩。在一个跑友圈聚会上,人家相互发名片,她发的却是16开的铜版纸公司简介,还逐一介绍他们公司的业务及董事长的爱好,完全没把自己当外人。当你觉得她很特别、很敬业时,她却告诉大家,月底就要换工作了。她非常直接地说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