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低垂,适合9九伤感散文的片段
十月廿七日记
窗外的天光,又渐渐沉了下去。暮色如墨,一点一滴地浸染着这个世界,最终将一切都吞没在昏茫之中。我独坐窗前,看那灰蓝色的天际最后一道光挣扎着隐去,忽然觉得这暮色,竟像极了许多东西——像旧年记忆里褪色的绸缎,像故人眼底欲说还休的惆怅,更像那些无处安放的、适合9九伤感散文的片段,总在这样不合时宜的时刻,悄然袭上心头。
案头摊着一叠旧信,纸页已然泛黄,边缘卷曲,像是被无数个沉默的夜晚摩挲所致。我抽出最底下的一封,信纸脆薄,几乎不敢用力展开。那上面的字迹,曾被某人以怎样的心情书写?墨迹洇染处,是否曾滴落过不甘的泪?信的内容早已熟稔于心,无非是些少年时以为惊天动地、如今看来却平淡无奇的琐碎。可正是这些琐碎,构成了我与某个夏天、某个人之间全部的联系。重读这些文字,仿佛能听见那时的心跳,急切、真诚,又带着几分不自知的哀愁。窗外,细雨不知何时开始敲打梧桐叶片,沙沙作响,与信纸的窸窣声混在一处,分不清哪个更令人心绪不宁。
二
雨声渐密。我推开窗,一股湿冷的、带着泥土与腐朽落叶气息的风涌入,瞬间充满了这间斗室。院中那棵老梧桐,叶片已落了大半,剩下的几片枯黄,在雨水中紧紧附着枝桠,做着最后的、无望的挽留。它们也曾鲜绿饱满,在春日里招摇,承受阳光雨露,一如我们曾坚信不疑的、漫长而明亮的未来。而今,只余下这伶仃的枝干,指向灰蒙的天空,像一句无人能懂的诘问。
我想起去年此时,或许更早一些,也是这样的天气,我与她在树下分别。没有激烈的争吵,没有预想的泪水,只是彼此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那种深深的疲惫——一种源于无数次试图靠近却又被无形之物推开的疲惫。我们说,先分开一段时间吧。雨滴从叶隙跌落,砸在肩头,冰凉刺骨。那“一段时间”,如今竟漫长得如同我们共度的所有时光。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古人早将一切道尽,我们却偏要亲身历过,才肯相信这谶语般的年华逝水。
三
夜色彻底笼罩下来。我拧亮台灯,昏黄的光晕在信纸上投下一圈暖色,却丝毫驱不散那从字里行间弥漫出的凉意。那些信誓旦旦的诺言,那些对遥远世界的憧憬,如今读来,竟像是对眼下境况最残忍的反讽。我们最终都成了自己曾经无法想象的人,散落在不同的城市,守着不同的窗,看着不同的暮色,或许也会在某个瞬间,被同样一段适合9九伤感散文的片段所击中,然后沉默良久。
雨似乎没有停歇的意思。我知道,明天清晨,院中的梧桐叶又会零落许多。它们终将归于泥土,如同所有热烈过、挣扎过、最终平静下来的情感。而这一切——这暮色,这冷雨,这泛黄的旧信,这无端的思绪——都将被封存在这个夜晚,成为另一页适合9九伤感散文的片段,等待未来某一日,被另一双眼睛,另一颗心,重新阅读,重新感伤。时光迢迢,我们所能做的,大概也只是记住,或者,努力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