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散文夏季餐桌上的苦麻

散文夏季餐桌上的苦麻

一碟苦味里的夏日记忆

蝉鸣撕扯着七月的午后,母亲从菜篮里抖落出几簇青翠带刺的野菜——苦麻。它蜷曲的叶片上还沾着晨露,锯齿状的边缘像极了生活本身的棱角。

灶台边的光影

铁锅烧得泛白时,蒜末在热油里炸出金黄泡泡。苦麻入锅的瞬间,滋啦声惊醒了打盹的狸花猫。父亲总说这味道像极了1978年知青下乡时,老乡用搪瓷碗盛的救命菜。

苦味辩证法

餐桌上弟弟皱成包子的脸,与爷爷舒展的皱纹形成奇妙对照。老人将苦麻拌入熬得浓稠的绿豆粥里,瓷勺轻叩碗沿:"苦夏吃苦,百毒不侵。"窗外晒蔫的紫茉莉,突然被雷雨浇得精神抖擞。

舌尖上的哲学课

第三口终于尝到回甘,像咬开青橄榄的核。母亲说起三年自然灾害时,外婆如何用苦麻根熬糖水。此刻冰箱里冰镇的西瓜,突然显得轻浮起来。

餐桌旁的时光标本

洗碗时发现苦麻在白瓷盘上留下淡青色汁液,像未完成的山水画。手机弹出外卖软件推送的小龙虾广告时,忽然想念起野菜本真的土腥味——那才是大地的指纹。

暮色给剩菜覆上保鲜膜,苦麻的滋味却在舌根扎了根。或许真正的夏天,就该是苦辣酸甜的乱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