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里的微光
——那些被文字温暖的时光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在日记本上投下一道金色的线。我翻开有些卷边的纸页,指尖触碰到的不仅是纸张的纹理,更是时光留下的温度。
一、墨迹里的春天
三月十二日的字迹洇着淡淡水痕,那是记录校园玉兰花开时不小心滴落的雨。歪歪扭扭的铅笔字写着:"今天发现花苞像裹着棉袄的小拳头,突然很想给远方的外婆写信。"现在读来,仿佛还能闻到当时混着青草香的墨水味。
日记本第三页夹着干枯的银杏叶,
脉络里藏着整个秋天的私语。
二、橡皮擦不掉的成长
被反复修改的段落像年轮般层层叠叠。七月那页写着"月考失利"的字样周围,还留着橡皮擦用力过猛的破洞。但紧接着的补白处,新添的蓝色钢笔字坚定如初:"老师说溪流遇到岩石才会唱出歌谣"。
三、星光下的留白
翻到十二月三十一日,整页只画了颗歪歪的星星。记得那晚趴在窗台,看哈出的白气在玻璃上结成霜花。有些心情像未拆封的蜡笔,暂时找不到合适的颜色描绘。
合上本子时,封底飘落一张便签:"明天要记得把阳台的薄荷搬进屋。"突然明白,日记从来不是作业,而是我们写给自己的情书——那些笨拙的、发光的、正在生长的日子,都值得被文字温柔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