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愿新年胜旧年,有趣有盼,无灾无难

愿新年胜旧年,有趣有盼,无灾无难

除夕日记

腊月三十,除夕。晨光微熹时,窗外已零星响起爆竹声,像大地舒展筋骨的脆响。母亲在厨房忙碌的身影是今日的第一幅年画,蒸汽氤氲着笼屉,把玻璃窗熏成朦胧的山水。我提笔蘸墨写春联,狼毫在红纸上沙沙游走,写下“天增岁月人增寿”时,忽然惊觉父亲鬓边又添银丝。

午后陪父亲贴福字,他执意要将福字倒贴,说这样福气才到家。我扶着椅子,看他踮起脚时微驼的背,忽然想起童年都是他把我扛在肩头贴春联。时光真是个狡猾的魔术师,不知不觉就调换了我们的位置。母亲端来浆糊,笑着说我们父子俩配合得像年画里的灶王爷和灶王奶奶,这句话让满屋都漾起笑声。

团圆饭的烟火气

黄昏时分,八仙桌上渐次摆满青花瓷碗。清蒸鲈鱼瞪着枸杞点缀的眼,油亮亮的红烧肉叠成宝塔形,翠绿的油菜心围着金黄的蛋饺,正中火锅咕嘟咕嘟唱着团圆的歌。爷爷抿一口黄酒,开始讲他小时候的年——那时要走十里路才能割回半斤肉,新衣裳是祖母用染料的粗布缝的。父亲接着说起八十年代,他为买条活鱼凌晨去排队的往事。我默默剥着盐焗虾,忽然明白年夜饭吃的从来不只是食物,是三代人记忆的满汉全席。

春晚开场时,手机开始不停震动。大学室友群里晒出天南地北的年夜饭,广州的白切鸡遇上东北的酸菜饺子,上海的八宝饭碰到成都的麻辣香肠。我们隔着屏幕互相祝福,原来团圆在这个时代有了新的注脚——山海皆可平,天涯若比邻。

守岁时的静思

子夜钟声敲响前,我独自走到阳台。远处城市灯火如星子洒落人间,近处烟花在夜空绽放成转瞬即逝的菊。微信里挤满祝福消息,我却想起小时候手写的贺年卡,那些用彩笔画的歪扭生肖,那些郑重其事盖上的卡通印章。时代奔涌向前,连祝福都变得高效迅捷,但那份盼着“新年胜旧年”的心意,从未改变。

姑妈发来视频通话,镜头里九十二岁的太奶奶穿着崭新唐装,笑成一朵金丝菊。她说今年学会了手机抢红包,还要我教她发抖音拜年。看着她孩子般雀跃的神情,忽然觉得所谓“无灾无难”,或许就是这般——历经沧桑仍怀赤子之心,见证时代变迁依旧热爱生活。

零点钟声敲响时,万千烟花同时腾空。我在震耳欲聋的爆竹声里许愿:愿旧年的霜雪都化成新岁的甘露,愿所有奔波都抵达安宁,愿每个梦想都找到土壤,愿平凡的日子永远“有趣有盼”。人间烟火处,年味正浓时——这大概就是中国人刻在基因里的浪漫:无论经历过什么,我们永远相信下一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