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独思日记
——摘自《短篇美文摘抄大全》日记辑录
今夜骤雨初歇,窗棂上缀着的雨珠犹自滴答,像时光漏壶里逃逸的银砂。我独坐灯下,翻检这本厚重的《短篇美文摘抄大全》,忽然惊觉那些被铅字定格的流光碎影,竟与此刻心境如此暗合。
一、雨声如诉
晚八时十七分,雨幕再度倾泻。檐角铁皮发出脆响,恍若朱自清《荷塘月色》里“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的变调。想起午后摘抄的句子:“雨是情感的具象,淅沥时似低语,滂沱时如恸哭。”此刻雨脚如麻,倒像要把白日里积压的郁结尽数冲刷。墨绿色台灯在玻璃窗上投出昏黄光晕,与窗外霓虹交融成一片迷离的星海。
二、书页生香
九时零三分,指尖掠过冰心《寄小读者》的片段:“夜中的雨,丝丝的织就了诗人的情绪。”忽然记起母亲总在雨天煨红枣茶,白瓷碗里漾着的暖意,竟与二十年前毫无二致。这本《短篇美文摘抄大全》的页缘已微微卷曲,铅笔批注犹带着十六岁时的稚气——那时总嫌鲁迅《秋夜》太过冷峻,如今重读“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却品出孤倔背后的温柔。
三、时光褶皱
十时整,雨声渐疏。沈从文《边城》的句子自纸页浮起:“一切永远那么静寂,所有人民每个日子皆在这种不可形容的单纯寂寞里过去。”忽然听见隔壁孩童练习钢琴的音节,断断续续的《月光奏鸣曲》混着雨声,竟织成奇异的时空交错感。想起清晨地铁站里擦肩而过的姑娘,她大衣纽扣上沾着的桂花,是否也如张爱玲所写:“像一个个金灿灿的小句号”?
四、夜阑拾珍
十时四十五分,摘抄本翻至新页。钢笔吸饱靛蓝墨水,录下刚发现的璞玉——迟子建《白雪的墓园》中那句:“夜把黑陶碗叩在大地上,星光便从裂缝里渗出来。”突然明白为何历代文人都爱夜雨,原来黑暗与雨声会构成绝妙的回音壁,让那些被白日喧嚣淹没的细微思绪,终于能听见自己的心跳。
零时零分,合拢书册时惊起一枚银杏书签。干枯的叶片上还留着去年深秋的脉络,如同所有美好文字般,既记录着消亡,也见证着永恒。雨不知何时停了,窗外月亮洗得皎洁,恰似某篇未署名的散文里所写:“时光终将淘尽泥沙,唯余金屑在记忆的河床熠熠生辉。”今夜与《短篇美文摘抄大全》的邂逅,亦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