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我们含着泪一读再读
2023年11月15日 星期三 晴
清晨推开窗时,那片银杏叶恰好落在日记本上,金黄的叶脉像极了姚升霞散文中那句戳中心扉的话:"岁月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我们含着泪一读再读"。突然意识到,这已是父亲离开的第三个冬天。
一、旧书页里的咖啡渍
整理书房时发现大学时读的《瓦尔登湖》,扉页还留着2009年咖啡馆的褐色印记。那时总嫌教授讲课太慢,现在却连他板书时粉笔折断的脆响都记得分明。姚升霞说得对,我们总在仓促翻页后,才懂得凝视那些被忽略的注脚。
二、母亲的白发
帮母亲染发时,她突然说:"别全遮了,该白的总要白。"镜子里我们相视一笑,她眼角的皱纹里藏着三十年教师生涯的粉笔灰。这让我想起姚升霞描写时光的笔触——那些看似褪色的记忆,其实是用隐形墨水写就的永恒。
三、地铁站的《致爱丽丝》
下班时听到流浪艺人弹这首曲子,琴盒里零散的硬币闪着光。二十年前父亲用老钢琴教我弹奏的场景突然清晰,连他袖口的烟草味都恍若昨日。或许岁月的魔力就在于,它总在某个音符里突然翻开被你泪水浸湿的那一页。
今夜重读姚升霞的散文集,突然明白所谓"仓促",不是时光走得太快,而是我们常常忘记在奔跑时攥紧那些发光的碎片。合上日记本时,银杏叶还夹在扉页,它将成为这本岁月之书新的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