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暮色未央,思念成霜

暮色未央,思念成霜

十月二十三日 阴

窗外的天,是那种沉郁的、化不开的灰白,像一块浸了水的旧棉布,沉沉地压下来。没有风,世界安静得只剩下心跳声,一声,又一声,敲打着这满室的空寂。我独坐在窗前,看着光影一点点从地板上抽离,暮色,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漫了上来。

他们说,暮色是一天中最温柔的时刻,是白日与黑夜缠绵的吻别。可于我而言,这渐浓的暮色,却像一滴巨大的墨,滴落在心湖,漾开一圈又一圈名为“思念”的涟漪。这思念,并非汹涌的波涛,而是无声的渗透,是那种在安静中慢慢将人包裹、浸透的凉意,直至指尖都仿佛凝结起一层薄薄的霜。

回忆是无声的电影

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了那个同样被暮色笼罩的巷口。你穿着那件米白色的风衣,身影被夕阳拉得好长好长。你转身对我挥手,笑容在逆光中有些模糊,却温暖得像冬日里的炉火。你说:“回去吧,天快黑了。”声音轻得像一片羽毛,却在我心里生了根。我那时以为,这不过是一次寻常的告别,如同过去的千百次一样,明天太阳升起时,我们依然会相见。

可命运的手,翻云覆雨。那一次暮色里的挥手,竟成了我们之间最后的定格。你像一颗流星,绚烂地划过我的天际,然后坠入我永远无法抵达的远方。从此,每一个黄昏都成了刑场,暮色是行刑的号角,一遍遍地凌迟着我残存的希望。我总在幻想,会不会在某个相似的时刻,你会突然出现,带着那一身的风尘和熟悉的微笑,对我说:“我回来了。”

“后来我发现,暮色分两种,一种是太阳落山,万家灯火渐次亮起的温暖;另一种,是整个世界都暗了下去,只剩我一个人,在无边无际的灰色里,寻找一个再也找不到的背影。”

物是人非事事休

房间里的陈设依旧,你常坐的那张沙发,还保留着微微的凹陷;书架上的书,你翻阅过的痕迹犹在。甚至空气里,似乎还残留着一丝你常用的那款木质香水的余味。我伸出手,想要触碰这些存在过的证明,指尖传来的,却只有一片冰凉的虚无。物是人非,原来是这般滋味。每一个物件都成了唤醒记忆的开关,一触,便是排山倒海的悲伤。

我端起那杯早已凉透的茶,茶水苦涩,从舌尖一直蔓延到心底。这苦,竟成了此刻唯一真实的感觉。窗外,城市的灯火渐次亮起,星星点点,汇成一片温柔的星河。那光芒穿透我的窗玻璃,却照不亮我心底的角落。那些光亮与热闹是别人的,与我无关。我的世界,从你离开的那一刻起,便永远停留在了这未央的暮色里,半明半暗,再无黎明。

思念凝成的霜华

夜,更深了。寒意透过窗缝丝丝渗入。我拢了拢衣衫,感觉那思念的霜,似乎真的凝结在了心头,晶莹,冰冷,带着一种残酷的美丽。它封存了过往所有的甜蜜与温暖,也让那份失去的痛楚,变得如此清晰而持久。我知道,这霜,或许永无融化之日。它将与这漫长的暮色一起,成为我生命里永恒的风景。

我闭上眼,任由自己在回忆的潮水中沉浮。暮色未央,是白昼不肯离去,还是黑夜不忍来临?就像我,困在有你与无你的缝隙里,进退维谷。思念成霜,是情感凝固的姿态,美丽而哀伤,覆盖了一切,也埋葬了一切。今夜,又将是一个与回忆共眠的长夜。而明天,当暮色再次降临,这霜,是否会更厚一层?

或许,有些人,注定是用来怀念的;有些暮色,注定是用来沉沦的。而我,甘愿在这未央的暮色里,守着这满心的霜华,直至地老天荒。

诗是生活中的什么半命题作文

清晨,聆听细雨轻敲窗棂,诗句便如晨露般悄然滑落:“细雨织成朦胧纱,天地间一曲无声的谣”;黄昏,目睹归鸟掠过天际,灵感便在心头荡漾:“羽翼划破暮色帷,携来远方的低语”。这些瞬间,诗如一位细心的园丁,从生活土壤里采撷芬芳的花朵,编织成思想的锦缎。诗是生活中的温暖港湾。在风霜雨雪的岁月里,它张开无形的臂膀,包裹受伤的...

讲好长安故事作文七百字

秦人带来咸阳的雄浑,兵马俑坑中陶俑的面孔凝固成永恒,那些工匠的魂灵,转世又在汉长安的夯土中复活。城墙高一十二米,底宽一十六米,土龙般圈住三十六平方公里的繁华。未央宫的台基上,夯土层叠如年轮,每层八至十厘米,是役夫号子里的血汗。张骞西行,携丝绸问候风沙;一枚“单于天降”瓦当,匈奴的印记与汉家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