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普通话书写日记:记录生活,传播文明》
今天是我坚持用标准普通话写日记的第30天,不知不觉间,这个习惯已经让我的语言表达变得更加规范清晰。清晨推开窗户时,我对着镜子练习了十分钟的平翘舌发音:"四是四,十是十",窗外的麻雀叽叽喳喳,仿佛也在跟我用最标准的普通话交流。
普通话带来的改变
记得刚开始写日记时,总是不自觉地夹杂方言词汇。比如会把"下雨"写成"落雨",把"厨房"写成"灶间"。通过这三个月的普通话日记练习,现在我不仅写作更规范,连平时和同事沟通都变得更加顺畅。上周的部门会议上,我用清晰标准的普通话做的项目汇报,获得了领导"表达专业"的评价。
- 日记本里不再出现方言词汇
- 普通话水平测试达到二级甲等
- 成为公司推普小组成员
方言与普通话的和谐共存
在家乡话和普通话之间,我找到了完美的平衡点。写日记时严格使用普通话,和长辈聊天时则用方言传递温情。这种"双言制"的生活让我深刻体会到,推广普通话不是要消灭方言,而是为了让不同地域的人们能够无障碍交流。今天在公园遇到问路的游客,我用标准普通话指路的场景,就是语言桥梁最美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