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冬日絮语:从鲁迅雪的段落摘抄到我的雪日日记

冬日絮语:从鲁迅《雪》的段落摘抄到我的雪日日记

一、雪落无声时

清晨推窗,忽见鲁迅笔下"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的景象真切地铺展在眼前。记得先生在《雪》中写道:"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此刻的雪却带着北方的凛冽,细密的雪粒斜打在玻璃上,发出沙沙的声响。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鲁迅《雪》

二、雪中即景

裹紧围巾走进雪幕,靴子踩在新雪上发出咯吱的脆响。行道树裹着冰晶的枝条让我想起先生描述的"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虽然北方没有山茶,但枯枝上凝结的冰凌同样折射着七彩的光晕。几个孩童正在堆雪人,他们通红的脸颊与鲜亮的羽绒服,倒成了这银白世界里最生动的点缀。

记忆中的雪

这让我想起童年时在故乡看雪的场景。那时总爱学鲁迅描写的样子,用手指在积雪上写字,"常常终于写不出字来,只弄得满手是雪"。如今掌心贴着温暖的咖啡杯,看窗外送外卖的小哥在雪中穿行,车灯照亮的雪线像流动的银河。

三、夜雪随想

入夜后雪下得更密了。路灯下的雪片如同先生所说的"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光影中形成螺旋的白色帷幕。书架上那本《野草》正翻在《雪》这一页,墨字衬着窗外的雪色显得格外深沉:"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突然明白先生为何将南北方的雪写得如此迥异。南雪温润,是未醒的梦;北雪锐利,是清醒的思考。就像此刻,雪不仅落在城市里,也落在我摊开的日记本上,化作一个个湿润的标点。

这场雪教会我的,或许正是鲁迅透过雪看到的——生命的两种形态可以如此不同却又同样美丽。合上日记时,雪还在下,但窗台上的水仙已悄悄萌出了新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