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鱼歌了古诗日记一则

鱼歌了古诗

壬寅年荷月廿三于西子湖畔

晨起推窗,见湖面烟波浩渺,三两只渔舟缀于碧水之上,倏然想起昨日偶得的"鱼歌了古诗"五字,竟如茶垢般沾黏在心窍,再难拂去。

撑伞漫行至断桥畔,雨丝斜织成帘。忽闻得湖心传来苍老渔歌:"网撒清波月一梭,橹摇星子落满河。莲叶底下藏旧事,唱罢春秋唱蹉跎..."字字如石投静水,在湖山间荡开层层涟漪。那调子分明是古《欸乃曲》的变奏,却掺了越剧的婉转与滩簧的遒劲。

渔翁玄机

循声租得小舟相近,见渔翁青箬笠下银须垂胸,手指正叩着船帮打拍子。问及歌中之意,老者笑指舱中蹦跳的鳜鱼道:"你看这鱼唇开合,可是在念杜工部的'细雨鱼儿出'?它们世世代代在水底听着诗人们吟诵,早就把唐诗宋词吞进肚里,我不过是替它们唱出来罢了。"

语罢竟从舱底取出一册防水的油纸本子,但见泛黄页间用螺青蘸写的诗句与渔歌谱交错纵横:有根据张志和《渔歌子》改编的撒网号子,将"西塞山前白鹭飞"化作三叠浪的节奏;更有趣的是把李白《赠汪伦》谱成对歌,每句结尾皆模仿鱼儿跃出水面的"扑棱"声。

忽见老者抛饵入水,满湖锦鲤竟聚成太极图案游动。他抚掌而笑:"这便是鱼读懂了《易经》的明证!它们用脊背画卦象,比世上多少读书人都通透。"雨滴敲击水面如古琴轮指,整片西湖霎时成了桐木琴身。

诗脉暗流

归途时暮色已染透雷峰塔尖,忽悟得渔翁所谓"鱼歌了古诗"的真意——诗歌从未被禁锢在宣纸竹简中,它们始终随着江湖暗流生生不息。鱼群是水底的游动图书馆,渔歌则是解码的声波,将沉没的诗句重新送上人间。

今夜案头烹茶,特记此奇遇。窗外雨歇云开,恍惚又听见某处传来:"诗钓千年月,词收万里霞。鱼儿衔古韵,游进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