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字古诗中的春日闲思
一隅墨香里的时光
清晨推开窗,微风裹挟着泥土的芬芳扑面而来。案头那本泛黄的《井字古诗集》被吹开几页,露出"竹影扫阶尘不动"的句子。忽然想起这是祖父生前最爱的诗集,那些用井字格誊抄的诗句,仿佛在宣纸上筑起一座座文字的亭台楼阁。
井字格中的天地
记得幼时总见祖父在八开的宣纸上,用毛笔画出规整的井字。他说这九个方格就像九宫八卦,每个字都要找到自己的方位。"春"字要落在左上格,让那一撇像柳枝般探出格子;"月"字该居正中,宛如玉盘悬于夜空。如今重读这些诗,才发现方寸之间竟藏着万里河山。
二、墨痕里的流年
午后雷雨骤至,檐角挂起水晶帘幕。我摩挲着诗集上晕染的墨渍,那是某个梅雨季留下的痕迹。忽然在扉页发现祖父的批注:"丙申年夏,与故人弈棋至三更,忽忆少时井字格习诗旧事。"原来这些规整的格子,早将几代人的记忆框成永恒。
井字里的传承
雨声中仿佛听见祖父的咳嗽声,他总说写诗如布棋,每个字都要经得起推敲。记得他教我写"夜雨剪春韭"时,特意把"剪"字安排在中心格,说这个动作要像剪刀般利落。现在才懂得,那些强迫症般的排版规矩,是对文字最虔诚的敬畏。
三、格子外的遐想
黄昏雨歇,西天泛起胭脂色的晚霞。合上诗集时,一片银杏书签飘落,上面是祖父用钢笔临摹的《井字古诗·秋兴》:"枫笺写就相思字,雁字排成井字纹。"突然惊觉这横竖交织的线条,不正是我们祖孙隔空对话的密码?
当暮色完全浸透窗棂,我铺开宣纸画下第一个井字格。墨汁在纸上洇开的刹那,忽然明白这些方格子从来不是束缚,而是让飘散的思绪找到归处的星空坐标系。